禦史一聽,這案子又牽涉進了一位宰相,不敢擅自作主,又將案子推給真宗。聞奏後的趙恒,親自詢問向敏中,有沒有這回事?向敏中說,他前不久才死了老婆,哪顧得上再娶之事呢,“未嘗求婚於柴”。宋真宗下旨不再追究。然而,柴氏卻不想就此息訟,“又伐鼓,訟益急”。
柴氏此次的訴訟事由是,向敏中花低價買下了薛家舊宅。一樁房屋買賣,本是正常之事,柴氏為何要以此發難呢?原來,薛惟吉的兩個兒子都是遊手好閒之輩,是一對讓人不省心的敗家玩意。為了讓薛家後人能有個正常的生活保障,宋真宗曾下詔,不許他們賣掉父祖的產業。宋真宗的這番好意,朝臣大多是知道的,作為左仆射的向敏中卻違旨私購,這讓真宗不爽,下旨將此事交禦史台認真查處。
這一查一下子又讓案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一向跟向敏中不和的鹽鐵使王嗣宗也借機跑來揭發,說向敏中向皇帝說了假話,妻喪不娶都是屁話,因為,向敏中最近正準備要迎娶已故駙馬都尉王承衍的妹妹為妻,“密約已定而未納采(納采為古代婚禮中六禮之一:男方欲與女方結親,請媒妁往女方提親,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采擇之禮”)。”
為此,真宗專門找人詢問王氏,得知確有此事,對向敏中很不滿,把他找來當麵批評,說他不誠實,明明私下裡緊鑼密鼓地安排再婚的事,居然騙皇帝說沒有這種想法。在真宗想來,向敏中說他並沒有向柴氏求婚,這說法恐怕也靠不住。宋真宗認為向敏中以前說不再議婚事是妄語,便“罷向敏中為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
但是,案件至此還沒結束,禦史調查中還發現,柴氏之所以如此固執地一再上告,原來,是有人在背後指使。薛惟吉遺孀柴氏狀告向敏中及薛安上,是張齊賢的兒子、時任太子中舍張宗誨教的。進一步審問柴氏的心腹仆人,還發現她埋藏了金貝財寶約兩萬緡(一緡即一貫)。於是,張齊賢被貶為太常卿、分司西京,其子張宗誨被貶為海州彆駕。
著名理學家程頤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兩位宰相爭娶一妻,無非“為其有十萬囊橐故也”。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人,而是她們背後頗豐的“貨產”。
向敏中有個曾孫女卻是不得了的人物,正是力排眾議,一力將趙佶推上皇位的欽聖憲肅皇後向老太後。
向老太後將趙佶選為了皇帝,為了穩定朝局,也親政了幾個月,但是並不戀權,同年六月,一見朝局穩定,即還政於宋徽宗。
飲水思源,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後去世,享年五十六歲。宋徽宗追念不已,數次加封向太後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皆位開府儀同三司,封郡王。而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亦追列王爵,這是非常之殊榮。
向家風光無限,骨子裡又有著老祖宗向敏中愛財的基因,得知道家安裝的避雷針需要五萬貫,便動開了心思。
向宗回命令府中管事打聽清楚,擄走了一位曾在張安安府中參與安裝避雷針的道家弟子。
被擄走的道家弟子受不了嚴刑逼供,將安裝避雷針的細節都說了出來,因此向家也得到了避雷針的安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