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一經拋出,便疑點重重,很多人認為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和趙普杜撰出來掩人耳目的。
“造假論”疑點之一:出現的時間問題
“金匱之盟”第一次出現世人眼中的時間,是在宋太宗趙光義即位的第六年,是在太平興國六年九月份。
從我們現在來看,當時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而且還傳出了“燭影斧聲”的傳聞,如果宋太宗趙光義真的有“金匱之盟”這個強有力的東西,趙光義在繼位的時候就應該會拿出來的,那麼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要等到繼位六年之後才公布,所以不得不讓人懷疑“金匱之盟”真假。
“造假論”疑點之二:皇族內部處理問題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之後,在處理皇族之事上,采取了強硬殘酷的態度,在宋太祖趙匡胤死後沒有幾年的時間裡,宋太祖趙匡胤有資格繼位的大兒子趙德昭就被迫自殺了。另外繼位者趙廷美也在雍熙元年被按上謀反之罪,貶至房州,最後因憂悸成疾而卒,當時是三十八歲。
宋太祖趙匡胤的妻子孝章宋皇後,是在宋太宗趙光義的至道元年四月死的,當時的宋太宗對其親嫂嫂的地位不予肯定,也不讓群臣服喪。大臣王禹稱為太祖妻開寶皇後服喪一事,稍有議論,即受到太宗的斥責,受到貶降。
從這裡其實也確實能看出問題來,為什麼第一、第二繼位者會相繼死去,為什麼不承認趙匡胤妻子的地位?
“造假論”疑點之三:幼主之說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的時候是五十歲,當時大兒子趙德昭已經二十五歲了,小兒子趙德芳也已經十七歲了,完完全全不可能存在幼主之事,根本就不可能會出現杜太後擔心的局麵。
金匱之盟一經拋出,很多人都是不信的,隻是宋太宗皇位已經鞏固,無人敢說而已,但是偏偏有這麼一個人就信了。
這人若是個普通人還好,偏偏此人正是宋太宗趙光義大力培養的接班人長子趙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