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安和郭四海之前根本就沒見過麵,如何會信得過這個海盜頭子,萬一郭四海到了美洲大陸樂不思蜀不回來了,自己念念不忘的煙草怎麼辦啊?所以派個心腹之人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大海茫茫,風險也是很大的,張安安可舍不得自己身邊的這些人,不管是誰折在了大海之中,自己也是很心痛的,那麼正好有這麼一個天天打著張安安旗號卻不受張安安待見的宋江在,這種危險的任務舍他其誰啊!
宋江可不知道張安安這些心思,還以為貴人終於接納了自己。
張安安吩咐宋江,等過兩天武林大會結束,宋江多招攬一點英雄豪傑一起出海!
將這些精力無處發泄卻又不安分的英雄豪傑都打發到海上去,張安安覺得很合適,真男人就該縱橫四海!
劉混康站出來了,表示為師祖尋找彩禮,道家弟子也要出一份力,況且火炮要發揮作用,還得訓練有素的道家弟子才行!
智清大師也站出來了,表示佛子尋找彩禮,佛門弟子豈能不追隨?佛門弟子精通醫術、占星,對於遠洋航行還是很有幫助的,況且佛門弟子有遠渡重洋的成功案例啊,比如鑒真東渡!
佛道兩家都出來表示表示了,趙佶也表示五艘戰艦朝廷出了,出海的一應物資朝廷也出了,而且朝廷還會派出一營禁軍。
雖然趙佶堅信郭四海是天選之人,但是這個天選之人是老天爺爸爸安排尋找美洲大陸的,而海外可不止美洲大陸,派點自己的人很有必要。
根據《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名曰歸墟”。意思就是:渤海以東不知幾億萬裡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深溝,真是無底的深穀,它下麵沒有底,叫做‘歸墟’。
裡麵有五座神山,就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座神山高三萬裡,山與山之間是七萬裡。
《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齊威王、燕昭王都曾經派人到海中尋求神山,秦皇漢武更是東巡求藥、禦駕訪仙。
在趙佶心目中,自己修煉功法不缺(仙尊之子什麼樣的功法沒有啊,開口要便是了),缺的是仙尊之子所說的修煉的靈氣,也許這五座神山因為某種原因很有可能還有殘存的靈氣,如果能找到這五座神山,自己便可以在神山修行,修煉仙法,飛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