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功夫皇帝趙匡胤二(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3939 字 6個月前

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趙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某一天,他召見丞相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便提出問題之症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治理的辦法也無奇巧可施,隻要削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於是就有了影響深遠的安內方略-杯酒釋兵權。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喝酒,酒興正濃時,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他歎了一口氣,口吐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裡一直念及你們的功德。然而,當天子太過艱難,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宋太祖以自己為例,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宋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姬,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罷去禁軍職務,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彆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曆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製的人擔任禁軍將領。於是禁軍領兵權拆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製的加強。

宋太祖也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把張令鐸的女兒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杯酒釋兵權其實就是趙匡胤向石守信這些軍頭在攤牌,交出兵權,我趙宋與你等子孫共富貴!

也就是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的趙匡胤才敢行此事,換個人來試試,隻怕石守信等人一出宮就兵變了,放下兵權誰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唯有趙匡胤才有底氣說這個話!這個時候也體現出了趙匡胤善待柴氏孤兒寡母的高明!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使用和平手段,不傷及君臣和氣,輕而易舉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權力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變。

也有人則認為宋太祖專力鞏固中央政權,“杯酒釋兵權”含有對內嚴防的性質,直接造成內政腐朽。在外患強烈的背景下,削奪大將兵權也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權,不懂軍事的文官控製軍隊,武將頻繁調動,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軍事積弱,還使兩宋亡於社會製度落後於自己的遊牧民族。

對此,我隻能嗬嗬了。

沒有杯酒釋兵權,和平地解決了軍頭的威脅,鞏固了中央政權,隻怕趙宋政權也隻是曇花一現,趙宋也就是後周的一個翻版,難道高梁河車神鎮得住那些桀驁不馴的大小軍頭?五代十國混亂的局麵也不會就此終結,中原大地很有可能再次陷入五胡亂華的至暗時刻,契丹人的威脅已經籠罩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頭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