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熔鍛淬火技術。把鐵製品燒紅變軟後打造,再突然放到涼水裡降溫,再加熱回火,不斷反複這樣的過程,可以使鐵鋼化。
二是鼓風技術。古代人鼓風是拿一個皮囊,像現在羊皮筏子的渾脫一樣,整個一個小牛皮或者羊皮完整的脫下來,4個蹄子有孔的地方先紮起來,留住一個孔放在風箱的入口,然後把這個皮囊壓下去,風就鼓進爐膛,但是這個鼓風是間歇性的,壓下皮囊風才能鼓進爐膛,皮囊慢慢蓬起來的時候,則不能鼓風,火就弱了,這樣爐膛就得不到高溫,鐵不會融化。
西夏人的豎式風箱是一種活塞式推拉大風箱,一頭吹進去,一頭拉出來,推拉互用。活塞式風箱一個最大的優點是:不論推拉,均可送風。
豎式風箱的使用,爐膛裡麵的火永遠是旺的,可以持續保持高溫。同時它還有木炭石炭的使用。這樣冶鐵的溫度就上去了,這個技術很了不起。是古代冶金史上、鍛鐵史上非常大的一個發展。
正是西夏人強大的冶鐵技術,使得西夏在短短幾年間就建立了名震天下的“鐵鷂子”,在曆次戰爭中大放異彩。
而且西夏人鍛造的夏人劍號稱當世第一!
這個當世第一可不是西夏人自己吹的,而是天下公認的。
宋朝有本介紹天下奇珍異寶的書籍《袖中錦》,羅列了各個領域的天下第一: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磁、浙漆、吳紙、晉銅、西馬、東絹、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興化軍孑魚、福州荔眼、溫州掛、臨江黃雀、江陰縣河豚、金山鹹豉、簡寂觀苦筍、東華門把鮓、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長老、京師婦人,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其中的西馬即西夏馬,和西夏有關的還有夏國劍。
大量的史料證明,宋朝的最高統治者以及文人學士,往往都以得到該劍為榮。還被宋朝用作尚方寶劍執行先斬後奏之用。宋欽宗本人隨身佩帶的寶劍也是“夏國劍”,後來將它賞賜給王倫,《宋史王倫傳》記載:“沛京失守,欽宗禦宣德門,都人喧呼不已,倫乘勢徑造禦前口:臣能彈壓之。欽宗解所佩夏國寶劍以賜……
這也是武龍不顧傷勢也要將夏人劍獻給趙佶的原因!
西夏不但有夏人劍,而且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單兵射擊武器——神臂弓也是西夏人李宏發明的,不過大宋的運氣很好非常的好,李宏沒有將此大殺器獻給西夏王室,而是將其獻給了大宋!
李宏所製神臂弓,尺寸與張力都比之前普通的蹶張弩明顯增強。它將單兵弩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被稱為大宋第一軍國利器!以戰略防禦為國策的大宋得此利器後將神臂弓奉為軍國利器!大量裝備軍隊並嚴禁外流。據《宋史兵誌》記載:“若水所進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帝閱而善之。於是神臂始用,而他器弗及焉......”
完顏宗弼(金兀術)在仙人關戰役吃了大虧後,在他的《遺行府四帥書》寫到:“吾昔南征,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今付樣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