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了日本這個民族對大米的崇拜深入骨髓,甲午戰爭以後,平民大量加入軍隊,就是因為軍隊能提供不限量的大米飯吃,即使因為隻吃大米飯導致缺乏維生素b得腳氣病大量死亡,日本軍人也不舍得放棄吃大米飯這項權利。
由於日本佛教認為海鮮不算肉,其實是因為海鮮可以捕撈,不用浪費糧食飼養,日本人才能吃上一口海鮮,補充一點營養。
不過即使可以吃海鮮,古代日本也要求不能放開了吃,即使是天皇或是這樣的貴人,每餐也隻能吃一條小魚,他們的文化裡認為放開吃是一種罪惡,日本禪宗的說法叫“不妄食”,貪吃的人在日本文化裡會被鄙視。
日本貴族“不妄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窮,因為一旦有人天天放開吃,上行下效,全國的風氣就會被帶壞,到時候有人不夠吃鬨事怎麼辦。
按照生物進化的觀點,在有限資源環境中,物種為了生存,會根據當時當地的條件,讓自己的身體做出適應變化,說得直白點,就是:越矮小,消耗也就越少。
這就是古代日本普遍矮小的原因。
古代日本大將的身高基本上都是在1米3到1米5左右。
源義經,日本傳奇英雄,平安時代末期的名將。在一之穀之戰中,源義經命副將率領一萬大軍,正麵進攻兩萬軍隊的平家大軍,而他自己親率四十幾個騎兵繞道急坡縱馬而下,迅速攻入平家兩萬本陣,就是這麼一個猛將,他的身高僅僅130厘米。
日本戰國第一猛將,本多忠勝。他被豐臣秀吉稱作:日本第一、古今獨步之勇士,世稱三河飛將、鬼之平八、戰國第一猛將。這麼一個猛將,身高卻隻有135厘米。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身高隻有159厘米。
德川家族第五代將軍是德川綱吉,他的身高隻有124厘米。
豐臣秀吉,一個大家十分熟悉的人物,日本戰國三傑之一,他的身高隻有140厘米,被人戲稱為“猴子”。
織田信長,也在中國頗有微名,同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差點就結束了戰國時代的分裂局麵,曾控製了大半個日本,身高為170厘米,日本史書上稱他身材“魁梧”,是一位“巨人”。
1.7米就被稱為巨人了,可這個身高,在趙宋連進禁軍的資格都沒有。
俗話說身大力不虧,力量與身高是成正比的,這也正是趙宋選拔禁軍要將身高列入標準,而且身體越高,手臂就越長,就能拉開巨弓,射出去的箭的威力也就越大。武大郎就算有著足夠的力量,受製於臂長,也不能將巨弓拉滿吧。
阿骨打與關勝的聯軍麵對的正是這樣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