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江寧府二(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3394 字 6個月前

傳說中的青樓煉心,劉混康向往已久了,如今終於可以跟著師祖一起修行了,自然也得帶上!

考慮到楚混平精通五行遁術,有他在身邊就不怕有人利用遁術接近自己,那麼自然也要帶上!

熊暴在武林大會上四錘錘爆西夏武士令張安安印象深刻,其魁梧的身材也能令人見而生畏,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得帶上!

力士奴奴不用說,張安安到哪就到哪,帶上!

奴奴帶上了,林柳兒是不是也得帶上啊!

這是精簡得不能再精簡了,就是這樣,連張安安在內也已經有十一個人,好在熊暴說話,大戶人家出行,這點人根本就算不得什麼,還得增加點護衛才更像那麼回事!

其他人也是紛紛附和,大讚熊壯士所言極是!林柳兒要把父親林真帶上,皇城司許虎也推薦了身旁的許狗子,張天順也帶著幾名侍衛加入其中。。。

最後,一支二十餘人,男女老少道士混雜的隊伍算是成形了。

許虎帶著皇城司駐紮在城外,以便萬一有變故可以隨時接應;燕雲四十八騎與熊氏族人還有其他各路江湖好漢各顯神通化作路人,遊走於附近!

秦淮河,中國長江下遊右岸支流。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

秦淮河有南北兩源,北源句容河發源於句容市寶華山南麓,南源溧水河發源於南京市溧水區東廬山,兩河在南京市江寧區方山埭西北村彙合成秦淮河乾流,繞過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門上坊門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由東向西橫貫南京主城,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秦淮河是六朝時期著名的煙花之地,在南朝多位君主的建設下,發展成了當時南方最大的娛樂場所。其後因為曆史原因,雖有敗落,但是到了宋朝,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秦淮河再度成為了首屈一指的煙花之地。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時,漫步秦淮河畔,乘燈船泛舟,或借河風消暑,其情其景令人神往。

碧波悠悠的秦淮河水,吸引著無數名士遊子在這裡留下了蹤跡,他們泛舟唱和,借舫消暑,發思古幽情,尋六朝之風月。

秦淮遊船俗稱“花船”或“燈船”,又名“畫舫”,多集中在夫子廟前,各式大小畫舫櫛比地排列在文德橋和利涉橋之間,畫舫張燈結彩,滿布香花。

秦淮河兩岸燈火輝煌,笙歌徹夜。兩岸垂柳拂水,花木扶疏,河上微波蕩漾,清風陣陣,為秦淮的消暑勝地。華燈初上時,秦淮河裡一隊隊前行的畫舫宛如火龍蜿蜒。

秦淮河上除各式畫舫以外,還有一些商品小賣船、演唱民間小曲的船隻,這些船在水中穿梭來往。小賣船通常是一人在船頭劃槳,一人搖鈴,以招買主。有叫賣各色鮮花的,有出售應時鮮果、糕點、甜食的,也有專門烹調船菜供應遊船客人的,還有一葉扁舟喚賣酒釀的……

除遊船外,兩岸居戶也可在河房窗口召喚,小船停在河窗下,河房內之人用長竹竿係一小籮筐,送上所需之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