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作協副主席杜鵬成走了進來,會議室立刻變得安靜起來,方明華也趕緊從黃挎包裡掏出本本準備記錄。
杜鵬成今年六十,秦省另一位文壇泰鬥柳青三年前病逝後,他就是這一代僅存的碩果,在秦省文壇上威望很高。
今天他穿著藍色中山裝,操著一口濃重的關中腔調:“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是和大家說一件事。國家作協準備組織一次作家采風活動,給咱們西京分會分了一個指標。”
作家采風?
好事啊。
出去走走,深入到城市企業農村,為寫作積累素材,何況這可是國家作協組織的活動。
一個指標有點少吧?
大家在下麵低聲議論起來。
但杜鵬成下麵的話卻讓大家有些吃驚:“這次采風活動主要是到南疆部隊,將深入到前線,了解戰士們戰鬥和生活,發掘感人事跡,寫出有質量的軍旅作品。”
軍旅作品?
這種題材大家都沒寫過啊?
一個個麵麵相覷。
還有要去南疆,南疆在打仗!
“誰願意報名前去?”杜鵬成問道。
會場上一片沉默。
杜鵬成看著大家暗暗有些著急。
秦省作家群裡缺少寫軍旅題材的作家。
這或許與這些作家的經曆有關,不同於燕京的劉心武、盧新華這樣的帶有知識分子特點的作家,秦省作家更多的帶有工農作家的特點:他們基本上是農民和工人出身如陸遙、陳中時和賈平凹,寫的都是描述農村故事。
哎......
自己年齡大了,怕給組織帶來麻煩,要不然就想親自去一趟南疆,深入到部隊,就像當年寫《保衛延安》那樣,作為戰地記者,轉戰在西北戰場,和戰士們打成一片一定會寫出感人的小說。
可是老了啊。
“我去吧。”
突然一個青年站起來,杜鵬成一看,是剛剛加入作協的方明華。
他當然認識,雜誌社的門衛嘛,不過現在可是西京作協最年輕的作家。
“杜主席,我年輕,還沒經曆過戰爭,我想去看看。”方明華說道。
對於方明華的態度,杜鵬成大為讚賞,不過還是提醒道:“小方同誌,這次下去采訪並不是為了好玩或者新鮮,是要寫出作品的!另外,南疆還在打仗,相對比較危險,你要考慮清楚。”
“我考慮清楚了。”方明華神色淡然:“危險的事總要有人去做吧?再說畢竟我們是去采風不是真的去打仗,另外。”
說到這裡方明華頓了頓:“我沒寫過軍旅作品,但我想試試。”
“好!年輕人嘛,就是有衝勁!小方同誌,那我們就推薦你去,我們會通知社裡的領導,你呢,做好準備。”
“好的。”
會議又說了一些作協最近要做的事情,就宣告散會。
“小方,你要去可真要注意安全,危險的地方千萬彆去啊。”李天芳叮囑道。
“放心,李姐,我會注意的,危險的地方我肯定不會去的。”方明華說著開起玩笑“我還年輕,沒結婚呢。”
這一下子又把李天芳逗笑了。
“瞧瞧......還說不想找對象?這不,心裡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