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棠棠最終報了西北大學的財會函授大專班。
時間到了七月份,西京已經進入盛夏,姑娘們早就穿上漂亮裙子,五顏六色,紅色似乎有點多?
前不久,滕文驥籌拍的《街上流行紅裙子》已經開機,外景拍攝地點就在方明華姐姐上班的國棉六廠。
紛紛擾擾的1983年上半年過去,方明華終於可以沉下心來準備的另一部大長篇——《闖關東》。
不過還有件事,就是想出版一本書,收集這兩年自己寫的中短篇。
方明華把這個想法告訴黃社長後,黃社長表示很支持:“小方,這件事你不用你操心,我去找秦省人民出版社的劉社長,我很熟的,讓他們出版!”
方明華當然沒有不同意見。
既然這件事黃社長親自去辦,方明華就不再操心,注意力集中在寫作上。
首先就是收集各種資料,方明華到省圖書館憑著作家證翻閱了大量關於清末民國期間東北地區記載,了解當時的社會人文背景,特彆是一些地方縣誌,記載的非常詳細,管它將來用的上用不上,先拿本本記下來再說。
當然,方明華不會忘記身邊還有一個“活典型”,老爸可是正兒八經的東北人,爺爺那一輩就是跟著家人闖關東過去的!
找老爸問問發生老一輩身上一些逸聞趣事也好嘛。
今天早上,方長河和往天一樣早早起床,收拾好漁具塑料桶,推著自己那輛舊飛鴿加重自行車就準備出去釣魚。
車剛推到院子裡就看到兒子方明華戴著一頂草帽,騎著自行車從大門口進來,車上還放著魚竿漁具和小馬紮。
“爸,今天我和你一起去釣魚!”方明華興衝衝說道。
“伱不上班?”
“今天是星期天啊。”
哦.
自從退下來之後,方長河早就忘記星期幾。
“小華,從來沒聽你說過釣魚,今天咋邪性啦?”方長河又問道。
“學嘛.你看看,我東西都準備好了!”
嶄新的魚竿,魚線,連塑料桶都是新的。
方長河看了一眼也沒理會,騎著自行車出了家屬院,方明華騎車緊跟在後麵。
沿著長樂路向東,方明華使勁瞪了幾下趕上老爸的車,說道:“爸,能說說我爺爺那輩闖關東的事嗎?”
方長河聽了很奇怪,兒子是很少問老家東北那旮旯的事,今天是怎麼了?
“你問這事乾嘛?”
“我想寫一本關於老一輩《闖關東》的。”方明華實話實說。
“哪有啥好寫的?”
“在咱們國家的曆史記錄中,有三次大規模的移民事件,分彆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其中,“闖關東”是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曆史功績無法衡量,為繁榮東北地區做出無法估量的貢獻,當然值得寫!”方明華爭辯道。
方長河聽了淡淡回了句:
“曆史功績?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有田有地能活下去,誰願意拖家帶口、背井離鄉?!”
這?
方明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爺倆騎車沉默了一段時間,最後方長河還是開口:
“宣統元年,也就是1909年,魯省大旱,秋天顆粒無收,百姓們實在活不去,你大太爺爺是還有二太爺爺,兩家老老少少一共十幾口人,從老家濟南出發,準備闖關東,那還是你爺爺才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