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鄉村教師》參評優秀中篇小說獎(2 / 2)

“是屬於通俗文學,但這篇小說無論是寫作手法還是藝術風格,不僅僅隻能當一篇普通的科幻小說看待,我記得《光明日報》和高度評價了嘛。”

馮木沉吟了下:“我覺得還是應該獲得參評資格給人家一個機會。否則會被人笑我們小氣!”

“好的,我轉達你的意見。”

方明華得知這個消息從楊筱那裡得知的,聽到這個消息他也很高興。這不僅僅是一篇小說的問題,是否意味著科幻小說讓主流文學認可?

今天,他坐在辦公室裡有些無聊,翻看著最新一期的《科學文藝》。

那本科幻小說《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已經連載三期,漸入佳境,已經成為《科學文藝》雜誌中最受歡迎的小說。

四篇中篇科幻小說也單獨編輯成一本書,交給了海洋出版社出版。

海洋出版社是改革開放初期科幻文學出版的領頭羊,對那個時期科幻文學的繁榮與進步,功不可沒。

於是有人戲稱,是“方明華一人撐起了這本雜誌,撐起了國內的科幻小說。”

但方明華卻不想這樣。

他希望有更多的愛好科幻的人參與進來,有更多的優秀作品發表。

他看著看著,突然愣住了。

一篇科幻小說映入眼簾。

《流浪地球》!作者劉詞欣!

是不是那個劉詞欣?

“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當方明華看到這似曾熟悉的文字,臉上露出微笑。

果然是那個劉詞欣。

他認真讀起來。

整篇小說和原來的《流浪地球》相比,文筆稍顯稚嫩,這當然與作者本人閱曆有關,原來這篇小說發表在千禧年左右。

還有,原來小說中主角的爸爸和主角老師之間的事,末世下兩性關係很隨意,現在這篇小說中也沒出現。

這當然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係,畢竟現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

但小說中很“硬”的設定,如太陽氦閃、引力彈弓、“重元素聚變”行星發動機,都存在。

包括被處死的5000名聯邦士兵在冰原上凍成雕塑,這些情節都存在。

還有最後那首詩:

啟航的時代太遠太遠

但哪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

我知道已被忘卻

太陽係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哪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鮮花重新掛上枝頭

方明華一口氣看完後,笑了,忍不住拿起座機,是打給楊筱的。

“楊主編嗎?我是方明華,我看了你最新一期的雜誌,那篇《流浪地球》寫的太好了!”

“對,對,我個人建議,如果明年銀河獎評獎,這篇小說完全可以評為一等獎!”

“還有,這個叫劉詞欣的作者你可以重點關注,很有科幻寫作天賦啊,多多鼓勵,沒準他就是我們中國的亞瑟克拉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