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一個都不能少》(1 / 2)

方明華倒不是為了張億謀非要寫一篇關於教師的,而是他的確有這樣的想法。

基層教師真的很辛苦。

他記得他沒來到這時代之前,他的初中語文老師姓孟,比李元福情況稍微好點,是八十年代的中師生。

據聽說當年中考,考了全縣第三,中師畢業後開始是在小學教書後來又到鄉上教初中,兢兢業業教了一輩子書,桃李滿天下,自己卻一直是中專文憑。

剛開始為之驕傲文憑後麵逐漸貶值,到最後羞於說出口,就因為文憑上不去,所以後麵評職稱每每受阻。最後僅僅以二級教師退休。

孟老師教的真好啊。

竟然能會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不帶一點方言,方明華還記得他很感情的誦讀《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時的表情和抑揚頓挫聲調

今天剛好張億謀提出這個想法。

他不是拍過一部反映農村教師題材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嗎?

聽說是根據《天上有個太陽》改編。

方明華沒看過這部但看過電影。

就寫它吧。

直接把劇本寫出來,也可以繼續寫成發表。

說乾就乾,方明華回到家第二天晚上,按照計劃碼字完《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之後,就開始寫這個劇本。

劇本並不複雜。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隻有十三歲的女孩魏敏芝被田村長從鄰村找來代一個月課。

高老師見魏敏芝年紀太小,認為她無法教書,不想要她來代課。村長告訴高老師,找這麼一個人並不容易,讓魏敏芝把學生看住,湊合一個月等高老師回來再說。

水泉小學學生的輟學情況非常嚴重,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隻剩二十八個。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

魏敏芝不會上課,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學生們見她人小,不聽她的話,甚至還故意搗亂,教室裡亂哄哄。但她不聞不問,隻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便不讓學生走。

十歲的張慧科為了給家裡還債,不得不輟學到城裡打工。魏敏芝牢記高老師的叮囑,一個也不能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獨自一人踏上了進城尋人之路

這部電影是在2000年左右上映的,獲得了國內金雞獎以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其他多項大獎。

簡單、質樸卻觸動人心的故事,有一種讓人難以抵抗的溫暖和甜蜜。

不一定非要按照原來的劇本寫,大致相同即可。

一個劇本也就三萬字左右,有了電腦寫作速度立刻加快,晚上方明華正在電腦前寫作的時候,宋棠棠又來了。

看見他在電腦上寫的不是科幻而是現實,感到驚訝:“明華,你怎麼又開始劇本?”

“答應了一個人的請求。”方明華就把那天和吳天民、張億謀他們吃飯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

“你很欣賞這個張億謀?”

“還可以吧,不過即便不是因為他我也想寫這個。”方明華回答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能光說還得做,咱們不是製定政策的人,但多多宣傳他們,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覺得還是能做到的。”

宋棠棠聽了點點頭,突然想到什麼說道:“給關家堡小學買的書寄過去後,李老師還來了封信,表示非常感謝,說孩子們很喜歡這些書。”

“那挺好,以後啊,如果錢再掙多點,我準備拿出一些出來,專門資助那些貧困山區的老師和學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