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方明華提著旅行背包,帶著老媽的重托踏上出國的旅程。
第一站先到燕京作協報到,進行20天的集中學習培訓。
依舊住在上次來燕京領獎的西城國信賓館,這次方明華剛報到就遇到老熟人,一個戴著金邊眼鏡風度翩翩的中年男人。
“張主席,張大哥!”方明華笑著招呼。
原來是和銀川作協副主席張先亮,正提著一個旅行包和問前台服務員說著什麼。
聽到有人叫他,張先亮轉頭就看到進來的是方明華,臉上露出笑容。
“明華,我們可很有緣分呐,剛在西京見了,現在又在燕京見麵,再一起去美利堅!”
兩人都笑了起來。
安排好住宿後,兩人就去作協那邊報到,張玲也來了,一個看上去有些羞澀的姑娘,複旦大學中文係畢業,年齡和方明華相仿,不過他不熟。
後來才知道她就是寫《餘震》,馮小剛改拍成《唐山大地震》的那位女作家。
最後好像出國了,旅居在美國。
作協副主席馮木進來,進行簡短的講話,隨後外交部派來一位工作人員姓薑,叫薑雪,一個三十出頭的女人,留著短發很乾練的少婦,燕京外語學院畢業,專門負責他們的培訓工作。
“各位作家,大家首先報上自己的穿衣褲以及鞋子的尺碼,我們將給大家去紅都店製作統一服裝。”
“出國服裝還要統一?”張先亮聽了感到很驚訝。
“那當然。”薑雪抿嘴一笑:“大家出國,不僅僅代表個人,而且還代表國家形象,服裝尤其重要,要不去年國家奧運會代表團還要統一製服?”
管他的,反正不要自己掏腰包.
等過幾天服裝發下來。
嗬,張玲是一身白色束腰連衣裙,黑皮鞋,兩位男士是灰藍色薄西服,紅色領帶,黑色三接頭皮鞋,竟然還有一頂前進帽!
大家各自回房間試穿,相互看了看,挺精神的。
特彆是方明華,人年輕,身材又好,一身西裝那叫玉樹臨風,看著鏡子心自己心裡也很滿意。
何況一個“帥”字了得?
等後麵出國以後,才知道自己這什麼打扮.國內公派出國來美國的標準打扮。
土得掉渣。
在去芝加哥的火車上,一位華裔女孩,一眼就認出他:“你是大陸來的吧?”
20天的學習內容很多,大到國家法律,小到如何乘坐地鐵、逛超市、吃西餐用刀叉.事無巨細。
雖然有些繁瑣,但大家都感到新鮮,還是很認真聽著。
方明華對這些不感興趣,好歹是從21世紀過來的,什麼沒見過?何況還去過一次美國。
對他來說是重點學英語口語,總不能老找人做翻譯吧?還有,李麗的導師許願衝教授曾經翻譯過唐詩,出版了一本書叫《唐詩一百五十首》也帶上,到美國沒準用的上。
培訓的日子還是過的比較輕鬆的,張玲是個姑娘家,喜歡一個人貓在房間看書,方明華和張先亮兩人住一個房間,經常出去閒逛。
這天下午吃完飯,方明華和張先亮沒事出去溜達,張先亮突然小聲問道:“明華,你出國前準備的怎麼樣了?”
“錢?不是這次是公費出國嗎?還要自己花錢?”方明華聽了有些驚訝。
按照文件上通知,這次去愛荷華學習交流三個月時間,機票以及每天的住宿、生活費全部都由項目交流資助。
每天的費用大約是24美元。
這要是在中國,折合下來相當於普通職工差不多一個人月的工資,但在美國稀鬆平常,不過隻要彆大手大腳,生活是沒問題的。
看到方明華這樣子,張先亮忍不住又問道:”難道你不打算自己買點東西帶回來?”
哦,這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