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什麼都看不到,一片漆黑,偶爾有忽明忽暗的燈光。
旁邊坐著的妻子梁預立也沒睡著,輕輕抱著女兒,讓她睡的更加舒服些,看著身邊自己的丈夫,目光中充滿一絲憂愁。
她沒想到,人快到中年的丈夫,竟然拋去大好前程,孤身要去海南!
是為了完成他的一個夢。
是要在海南建立一個小小的“烏托邦”。
他相信,成為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可以實現他縈繞已久的“公社夢”。
丈夫的才華以及狂熱的理想主義折服了她,義無反顧跟著丈夫帶著女兒去那個陌生的地方。
當然,作為女人考慮的更現實些,何況她又是孩子的母親。
韓少工似乎感受到旁邊妻子的內心中的憂慮,轉過頭朝她笑了笑“還在擔心?”
“嗯。”
“彆擔心,我會成功的,何況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確實,韓少工並不是一個人前往海南。
在他的號召之下,湘省的一個作家群:張新奇、蔣子丹、林剛、徐乃建、葉之臻大約有20人,正陸續趕往海南。
加入海南作協當然不是目的,他們首先要辦一份雜誌,借海南的優惠政策辦一份雜誌。
一份完全屬於自己的雜誌。
“預立,我想好了,這份雜誌創獲的一切財富,除上交國家稅收和管理費之外,由我們全體成員共同管理和支配,當然與利益相對等的義務也夠分量。”
“還有,如果因經營上的需要,雜誌社暫削減勞動報酬,或者以借款的方式,征集已分配到個人的財富,任何人不得拒絕.”
丈夫說的興致勃勃,梁預立無法說什麼,隻能為丈夫祝福,希望他心想事成。
“梅嶺到了。”
韓少工突然說了句。
隻見窗外,火車速度開始放慢,最後徐徐停靠在一個小站。站台燈光昏暗,梁預立透過車窗,看到站台上幾個字:“大庾嶺車站”。
“大庾嶺就是梅嶺,古稱塞上、台嶺(台嶺山)、東嶠,居五嶺最東,為五嶺之首。”韓少工看著窗外輕聲解釋:“唐開元年間,張九齡帶人開鑿了大庾嶺路,成為溝通嶺南嶺北的主要交通孔道,一時間“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
張九齡曾寫詩雲:“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宋代的蘇軾被貶往嶺南,也寫下了“小寒初度梅花嶺,萬壑千岩背人境。”詩句。
“當然,最有氣概的還是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韓少工輕輕朗誦起來。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我這次去海南,和陳元帥境遇相比,那可是好多啦。”說完,韓少工朝著妻子笑了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嗯”梁預立點點頭。
最讓她癡迷的,就是丈夫這種氣概,才華橫溢,又充滿樂觀。
“睡吧,睡會,後麵的路還長著呢。”韓少工輕輕說道。
“嗯”梁預立抱著女兒,閉著上眼睛,靠在丈夫的肩頭。
天亮了,翻過梅嶺下並沒有前往花城,而是取道柳州,前往湛江,一家三口馬不停蹄又踏上前往海南的輪船。
而同時,方明華和趙紅軍也坐著飛機,飛往花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