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華就站在十字街頭一會功夫,就聽到來自東北、河南、江浙一帶的口音的人,一個個都很年輕,背著行李風塵仆仆的樣子,但眼神中充滿希望。
十萬人下海南啊。
何止十萬?
兩人原打算找一家乾淨一點的招待所住下就行,但跑了半天發現所有的旅館招待所都爆滿!
全部都是來從內地來“闖海”的人。
臥槽
趙紅軍一發狠,問旅館老板:“你們海口,最貴的酒店是哪?”
“當然是望海樓啦。”
“明華,我們去望海樓!”
望海樓位於海秀路,是椰城乃至瓊省,最氣派、最高檔的酒店,一共十二層高,除了餐廳還有歌舞廳,免稅商店,上麵四層還是寫字路公開對外出租。
方明華兩人坐著摩的來到酒店,隻見大堂寬敞明亮、富麗堂皇、透著玻璃天井,還有鑲嵌在藍色大海背景牆上、象征著“年年有餘”的古銅色大魚雕像。
酒店果然還有空房,彆的房間都已經住滿,現在隻剩下兩個套間,每晚要價98元。
泥煤的,這相當於一個職工半個月工資了。。
當然,兩人是不在乎這點錢的。
兩人各自住一套,簡單洗漱之後就去酒店的餐廳
吃午飯。
酒店提供的最正宗的粵菜、瓊菜,酒店裡人來人往,人聲鼎沸,兩人肚子也不餓,就要了一碗當地名吃抱羅粉。
是用粉條做的,但湯味道竟然是酸甜的!
額滴神呐
方明華強忍著把一碗抱羅粉吃完。
方明華邊吃邊向服務員打聽省作協的辦公地址,不過對方根本沒聽過這個單位。
“作協做啥鞋?皮鞋還是做布鞋?”年輕的女服務員還帶著好奇心,問道。
我#¥%……&
“布鞋。”
方明華當了錢和糧票,轉身就走。
兩人回到房間,,商量了下,決定先去省政府一趟,在那裡自然能打聽到作協的地址。
這個時候HAN省還沒正式成立,現在的名字叫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就在海府路上。
兩人又坐上偏三輪摩托車直奔海府路。
海府路,連接著老海口和府城,因此命名,是海口一條主要街道,方明華和趙紅軍兩人趕到政府大院,找到大門口值班室的保衛科人員,方明華又拿出自己的工作證,詢問作協所在地。
很巧,工作人員告訴他,省作協還在籌備當中,籌備組就在政府大院內。
“就在後麵那個三層紅磚樓房的三樓。”工作人員熱情說道。
“謝謝。”兩人就向政府大院後麵走去,果然在最後麵看見一個紅色三層小樓,門口掛著“海南島作家協會”、“HAN省作協籌備組”兩個牌子。
兩人上了三樓,迎麵就看到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
男人看到方明華,愣了一下,試探問道:“你是《延河》雜誌社主編方明華同誌吧?”
“我是方明華,請問你是?”
“我是葉蔚林。”
“你好,葉主席。”方明華臉上露出笑容,主動伸出右手。
方明華沒見葉蔚林這個人,但是聽過他這個名字,湘省作協副主席。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寫的一個中篇《沒有航標的河流》。
這篇曾經獲得第一屆全國中篇優秀作品獎。
而這部被吳天民拍成電影而且獲得1983年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所以方明華記住這個人。
兩人握手之後,方明華又介紹了趙紅軍,然後好奇問道:“葉主席,你也來海南出差?”
葉蔚林嗬嗬一笑:“不是,我現在已經調到海南,專門負責籌備海南作協的工作。”
原來如此!
找對人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