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羅賓諾夫很有耐心,小吉伯特是一個強勢的導演,偏偏迪士尼董事長邁克爾·艾斯納也是。
兩個強勢的人,能長久的合作下去嗎?
長此以往,隨著小吉伯特名氣和地位的增長,他索要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大,邁克爾·艾斯納能接受嗎?
如果迪士尼是羅伯特·艾格掌權,那華納影業就機會就不大了。可偏偏不是,那機會就大了……
紐約時代廣場上的大屏幕,正在循環播放著今年暑期檔登陸院線的大片。
這其中,《絕嶺雄風》和《生死時速》的預告片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因為這兩部影片正在院線熱映,而且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不過兩部影片麵臨的境況大不相同,經過一晚的口碑發酵,但《生死時速》還是無法和《絕嶺雄風》競爭。
附近一家電影院內,五成觀眾都是來看《絕嶺雄風》的,三成觀眾來看《生死時速》,兩成觀眾是來看其他影片的。
巴徹·魯茲並不是任何一個電影明星或者導演的影迷,他就是普通觀眾而已。
他有個選電影的訣竅,那就是看散場後的觀眾反應。
今天正好有空,他就一個人來電影院看電影。然而買了爆米花和可樂之後,巴徹·魯茲並沒有著急買票,而是觀察起散場觀眾的反應。
首先結束的是《絕嶺雄風》,散場觀眾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一絲的疲憊和興奮。
有觀眾出來還在討論:“史泰龍果然沒讓人失望,這部影片真的好精彩。”
“是啊,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史泰龍最近幾年唯一一部不錯的影片了。”
“把罪案,探險和極限運動都糅合在一起,雜而不亂,動作片該有的想象力和節奏感都有了,”
巴徹·魯茲聽了,下了一個判斷,這部《絕嶺雄風》是一部不錯的動作影片。
不過也有觀眾不是很滿意,認為史泰龍不過是重複過去《第一滴血》的自己,影片毫無新意。
持有此類意見的觀眾還不少,認為影片雖然有新意,但基本還是老派動作片的模式。
接著,就是《生死時速》那場散場了。
和《絕嶺雄風》帶著疲憊的觀影感不同,《生死時速》這邊的觀眾明顯更興奮一些。
“這部影片太酷了,男主角傑克太帥了。”
“天哪,你能想象那畫麵嗎?那鏡頭跟隨輪胎的拍攝手法,我從來都沒見過。”
“我想我要愛上基努·裡維斯了,他實在是太酷太帥了。”
“爆炸戲也很精彩,還有巴士飛躍斷橋的畫麵,很有想象力。”
“倒計時那一幕,緊張得我都不敢呼吸,還好最後沒事。”
很顯然,誇動作場麵驚險刺激的基本都是男觀眾,而把焦點放在基努·裡維斯身上的,基本都是女觀眾。
巴徹·魯茲注意到了兩部影片觀眾在反應上的不同,看來《生死時速》的觀眾反應還要大一些。
而且這部電影是PG-13的分級,《絕嶺雄風》是R級片,從觀眾基數上來說,《生死時速》明顯有優勢。
《生死時速》一定會贏!這是巴徹·魯茲做出的判斷。
既然都做出了判斷,那巴徹·魯茲就要見識一下,這部《生死時速》到底有什麼名堂。
如同征服其他大部分觀眾一樣,從未有過的動作片體驗,也征服了巴徹·魯茲。
他從來沒有發現,原來動作片的節奏可以如此之快,這種爽感和刺激感,是其他動作電影所無法帶來的。
聽說小吉伯特是拍驚悚恐怖電影出身的,或許他比較擅長把控觀眾的心態吧!
出來之後,巴徹·魯茲非常興奮的打電話告訴好友:“喂,埃文斯,出來看電影啊!”
“什麼電影?《生死時速》,Super 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