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持有的股份,小吉伯特得以進入蘋果董事會,成為董事之一。
投資經理人大衛曾勸說小吉伯特,不要購買蘋果的股票,但小吉伯特一意孤行。
這倒不是小吉伯特固執,主要是股票投資和電影領域完全是兩碼事。
他前世也就知道蘋果穀歌臉書之類的企業市值很高,但你讓他具體了解九十年代北美哪些企業未來發展會很強,他還真不懂。
所以投資的時候,小吉伯特都挑名字熟悉的投資。
現在穀歌還沒影呢,臉書也不知道在哪,雅虎也找不到,亞馬遜還有一年。
也就跌落穀底的蘋果,還有微軟和思科,以及甲骨文他知道。
後三者者屬於熱門股,市值一直在上漲,小吉伯特也買不了多少。
在買到足夠進入蘋果董事會的股份後,剩餘的錢,小吉伯特都去買了這三家公司的股票,這個舉動被大衛認為是一個明智的投資行為。
跌落穀底的蘋果,能直接大量購買,股價便宜。在買了一個小股東手裡股權之後,甚至讓小吉伯特成功進入董事會。
史蒂夫·喬布斯不知道什麼時候回歸蘋果,印象中好像也不遠了。
回歸後的史蒂夫·喬布斯接受了比爾·蓋茨的1.5億美元投資,使得比爾·蓋茨成為蘋果公司的股東之一。
但現在,小吉伯特隻花兩千多萬美元,就拿到了和比爾·蓋茨一樣成為蘋果董事會成員,現在看是虧且不明智的,但長遠來說是賺的。
早就說了,蘋果公司是長期投資,成為董事會成員之後,還能影響蘋果的決策。
既然知道蘋果是在史蒂夫·喬布斯回歸之後,才脫離低穀的,難道就要被動等待嗎?
作為重生者,被動的等待也太low了點吧!
他完全可以提前促成喬布斯的回歸,早點把蘋果公司帶入正軌,這不比傻傻的等待好多了。
而且,小吉伯特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一直藏在心裡,那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支持喬布斯,未來有可能憑借這層關係,從喬布斯手裡弄到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很快,這麼一個機會就來了。
因為換了一個CEO,蘋果召開股東大會,小吉伯特自然也會列席。
他所持有的股份,甚至讓他成為蘋果的第三大個人股東之一,僅次於兩位聯合創始人。
開股東大會的時候,小吉伯特表現得很沉默,一直在聽CEO講話。
將要推出什麼新產品,做什麼新業務之類的。
小吉伯特不懂,不過那些產品在他眼裡都屬於過時落後的產品,雖然現在熱門,但不久之後就會被淘汰。
所以他興趣缺缺,一心想著怎麼把史蒂夫·喬布斯弄回蘋果公司。
作為知名電影導演,還是有很多股東知道小吉伯特的大名的。
在股價跌落穀底的時候,蘋果公司就公開了小吉伯特股東的身份,希望提振市場信心。
但誰想到,很快華爾街的財經媒體就把小吉伯特形容成除了電影,其餘一竅不通的傻蛋。
投資蘋果這個行為,被稱為最愚蠢的行為。
在好萊塢享譽無數的小吉伯特,在華爾街和矽穀成了傻子的代名詞。
據說,現在矽穀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今天你當小吉伯特了嗎?
甚至在微軟的一次會議上,比爾·蓋茨公開嘲笑小吉伯特,稱他絲毫不懂IT和科技行業,還是回去拍電影吧!
比爾·蓋茨說的沒錯,小吉伯特還真不懂。
如果不是有前世的事情擺在那裡,他也不會頂著彆人看傻子的目光持續不斷的買進蘋果公司的股票,
小吉伯特從來不在意彆人的看法,那樣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彆人怎麼想他不管,他隻知道,蘋果沒有史蒂夫·喬布斯真不行。
所以,他在股東大會的第一句話是:“能否把喬布斯先生請回來?”
此話一出,蘋果股東們全體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