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算早的了,有些影片在北美公映一年後才被引進,那時候影片的海外票房都結算得差不多了。
世紀城caa總裁辦公室內,馬丁·鮑勃正在和邁克爾·貝說話:“這次成績不錯,邁克爾,《絕地戰警》北美票房五千四百萬美元。
而且看海外票房的趨勢,全球票房有可能突破一億美元。這樣一部中小成本電影,足夠你在好萊塢立足了。”
邁克爾·貝聽到這句話,高傲的說道:“不光要立足,我還要成為好萊塢最頂尖的導演。”
邁克爾·貝畢竟做出了不小成績,馬丁·鮑勃也願意說兩句好話:“有這個夢想就好,不過邁克爾,想要成為好萊塢最頂尖的導演,可沒有那麼簡單。
你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邁克爾·貝問道:“學習小吉伯特嗎?”
“是啊,向他學習就是一個正確的方法。”馬丁·鮑勃歎了口氣。
他很看好邁克爾·貝的潛力,但如果把邁克爾·貝換成小吉伯特,那該多好啊,他會有多風光,都已經不敢想了。
但很可惜,這隻是幻想,小吉伯特的輝煌與他無關,人家反而還要針對caa。
其實說小吉伯特針對caa也不完全正確,小基本隻針對他這一係,對派特·金莉絲和伊諾·馬丁那一派則非常友好。
馬丁·鮑勃還聽說,在首映禮上,小吉伯特就向伊諾·馬丁的主要客戶湯姆·漢克斯發出了邀請。
一般導演的邀請,馬丁·鮑勃都不會放在心上,但這可是小吉伯特的新電影。
這樣的好事給了伊諾·馬丁,如何不讓馬丁·鮑勃氣憤呢?
馬丁·鮑勃也嘗試和伊諾·馬丁溝通,讓伊諾·馬丁向小吉伯特推行打包服務,但被伊諾·馬丁一口拒絕。
不用說,肯定是湯姆·漢克斯早有吩咐,caa的那一套不適用於小吉伯特。
再聯想到如今出演《勇闖奪命島》後名氣大增的羅傑·摩爾,馬丁·鮑勃不禁感到後悔。
如果當初能夠勸說肖恩·康納利接下《勇闖奪命島》就好了,如今也不用因為《勇闖奪命島》漂亮的成績單而羨慕嫉妒恨。
邁克爾·貝還問了一下《勇闖奪命島》的票房,馬丁·鮑勃表示不清楚具體數據,不過北美票房已經破億了。
這讓邁克爾·貝相當羨慕,不過並沒有失去自信心,他覺得,如果影片交給他執導,他也能北美票房破億。
在離開馬丁·鮑勃辦公室之後,這個長臉導演來了興趣,帶著個帽子就去附近一家電影院看《勇闖奪命島》,看看自己和小吉伯特的差距有多大。
看完電影之後,邁克爾·貝不得不承認,小吉伯特是一個把控節奏的高手,鏡頭設計上麵也很有想法,但並沒有到不可超越的地步。
邁克爾·貝覺得,如果換自己來,也能把影片拍成同樣的效果,甚至更好。
看完電影之後,邁克爾·貝的自信心更足了,看來被好萊塢狂吹的天才導演小吉伯特也不過如此。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邁克爾·貝還被抓住采訪一番,他回答道:“該片是一部一流的驚險動作片,風格豐富,幽默感十足。
它借鑒了其他電影中的元素,因為其中並沒有太多的內容是新鮮的。
但該片中每一個因素都被精心打磨成了光澤度,如槍戰、爆炸、激流、肉搏戰、審訊、拷問、監禁、逃跑和科學家的胡言亂語等。
導演小吉伯特將這些元素精心編排成一部高效而令人興奮的電影,其中包括一些大笑、聳人聽聞的特效片段和持續的懸念。
有趣的是,像羅傑·摩爾。尼古拉斯·凱奇和艾德·哈裡斯這樣的優秀演員能找到一種方法來占據該片的中心位置,讓角色們在某種程度上變得奇怪但卻令人信服。”
記者一愣,這評價怎麼像一個職業影評人啊?
於是記者問道:“你是一個職業影評人嗎?”
邁克爾·貝一愣,隨即搖搖頭道:“不是……”
說完不等記者繼續提問,邁克爾·貝壓低帽簷,快步離去。
第二天,熱心市民邁克爾·貝的采訪畫麵被放出來,電視台甚至都沒有剪輯,或許是覺得邁克爾·貝說得好,舍不得剪掉。
隻是沒有人認出,這個熱心市民就是今年四月七日上映的電影《絕地戰警》的導演邁克爾·貝。
畢竟沒有走到頂尖導演的位置,不是什麼人都會認識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導演。
而邁克爾·貝也不像小吉伯特,能夠靠顏值就吸引人們的關注。
這是邁克爾·貝第一次站在客觀立場上看小吉伯特的電影,就這一次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馬丁·鮑勃說得沒錯,在好萊塢得有一個目標,而小吉伯特就是邁克爾·貝的目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