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想要再看電影時,就會問好朋友:“我想去看電影,該看哪個導演的作品?”
這時候好朋友就會推薦:“我推薦你去看小吉伯特的電影作品,他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大,但已經拍了七部長篇電影,一部比一部出色。”
“最近他有什麼新電影上映嗎?”
“當然有,《黑客帝國》,在五月八號上映。如果你實在著急,可以去看他擔任製作人的《尖峰時刻》,聽說也不錯。”
這個萌新觀眾深以為然,從此就迷上了小吉伯特的電影。
而這個好朋友說的《尖峰時刻》,正式在四月份登陸了北美電影市場,比暑期檔檔期稍早一些。
電影的品質不錯,小吉伯特早就看過了。
當時他就和大鼻子程龍說,這是一部很精彩的動作片電影,應該會很受觀眾喜歡,但不適合放在暑期檔。
因為暑期檔競爭壓力太大,一部由華人演員主演的影放在這個檔期,會撞得頭破血流的。
《尖峰時刻》從4月3號登陸北美市場,周五就砍下了675.3萬美元的票房,相當不錯的成績。
影片很受動作片影迷的喜愛,加上其特有的喜劇風格,讓其在不太火熱的四月份成為電影市場難得的一抹亮色。
此外,小吉伯特也積極為這部影片站台,畢竟是自己工作室投資製作的電影。
他的影迷的支持,也是影片成績不錯的原因。
而影迷們看完之後,大部分表示確實沒有失望,影片製作超乎想象。尤其是那個來自東方的大鼻子演員,雖然長得不帥,但就是覺得他有一種特彆的魅力。
周六《尖峰時刻》單日居然砍下924.6萬美元票房,周日再度砍下808.5萬美元票房,首周末居然就砍下了2408.4萬美元票房。
不得不說,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要屬於小吉伯特,是他積極為影片做宣傳,靠著自己的號召力才拿下了如此出色的首周票房成績。
但如果影片質量不好,那小吉伯特再怎麼賣力宣傳都沒用。
這就要歸功於《尖峰時刻》全體劇組,尤其是主演程龍,影片中大部分精彩有趣的動作戲,都來自於他自己的小設計。
很多影評人對這部影片也是讚不絕口,比如《紐約客》影評人托尼·麥肯錫就評價:“來自東方的功夫大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一部有趣的動作片是什麼樣的。
傑克成革新了好萊塢的動作片模式,我敢肯定以後會有不少動作片,學習《尖峰時刻》的方式。”
《好萊塢報道者》評價道:“影片生動有趣,不拘泥於俗套,做到了老少皆宜。雖然有大量的動作戲,卻沒有什麼血腥的場麵,反而時常能讓人開懷大笑。
高級不俗套,給我們奉獻了一出精彩的動作片大餐。”
影評人評價不錯,影迷那邊評價也很真實。
一個剛看完《尖峰時刻》的影迷在影院門口被記者抓住采訪,他興奮的表示:“實在太酷了,我要學他那個動作。”
說著,這位影迷還興奮的擺擺動作,差點把出入的一個影迷給打倒。
這個首周末票房成績,也讓《尖峰時刻》成功登頂北美周票房冠軍,程龍迎來了自己在好萊塢事業生涯的一個巔峰。
《尖峰時刻》在北美市場大獲成功,順著太平洋傳到了大洋彼岸的港島,頓時整個港島電影人都沸騰了。
從1996年以來,港島電影市場逐漸走下坡路,在大船登陸港島市場後,這種下坡的速度變得更快了。
這時候所有人都在尋找新的出路,都在尋找各種策略來拯救港島電影市場。
所以程龍雖然拍的是一部好萊塢電影,但影片本身港片味道很濃厚,這是讓港島電影人很振奮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袁和平的動作團隊剛結束和著名好萊塢導演小吉伯特的合作,另外,白鴿吳和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的《碟中諜2》也已經殺青。
再加上李連節也去了好萊塢闖蕩,以及李安在好萊塢的發展,可以說好萊塢華人幫空前的強大。
大家一看這些人都能混好萊塢,覺得自己也行,於是促成了更多的人才來到好萊塢。
而這些人才被好萊塢吸收利用,學會港片的優點,然後融合創新,再形成一套好萊塢自己的模式。
小吉伯特此前和程龍聊過關於港島電影的未來,和現在好萊塢的功夫熱,華人熱。
他和程龍說,這些都隻是暫時的,好萊塢永遠不會讓黃種人,尤其是華人占據主流位置。
等浪潮褪去,港島電影的未來還是很堪憂。
程龍就問小吉伯特:“那我們該怎麼辦?”
小吉伯特隻有一條建議:“想要拯救港島電影,就必須放下你們的傲氣,以一個低姿態去和北邊合作,才有希望。”
和北邊合作?程龍皺眉,他自己可以,但問題是那些人不行啊!
看來小吉伯特還是不了解港島電影人,提出的建議雖然很好,但無法實現。
程龍哪裡知道,就是因為了解港島電影人,小吉伯特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等待港島電影的隻有一條死路,無解。
全世界都無法抵擋好萊塢的威力,港島電影更不可能。
想要抵抗住好萊塢的攻勢,必須擁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本土市場足夠大,能容納夠多的本土電影不斷的試錯。
不和北邊聯合,港島電影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市場?東南亞?東南亞早就姓好萊塢了。
島國市場?還彆說,港島電影在島國還是很流行的。
但島國基本就是當狗的份,主子的電影要在島國市場上上映,島國本土電影都很難抵抗,更何況是港島電影。
其他市場就更彆說了,港島電影根本無力和好萊塢競爭,已經是隻剩一口氣的狀態了。
小吉伯特也就提個建議而已,至於港島電影人聽不聽,那就不在他的管轄範圍內的了。畢竟他現在是鬼佬,是外人。
另外一個值得一說的是,《尖峰時刻》砍下首周票房冠軍的時候,《泰坦尼克號》居然是當周票房亞軍,拿到了742萬美元的票房。
大船一直這樣,已經在前十的位置待了好久沒下去過,時不時反彈,衝上周票房冠亞軍的寶座。
一開始媒體還有興趣去報道,到後來都見怪不怪了,頗有一種累了,毀滅吧的感覺。
來到次周末,《尖峰時刻》繼續前行,這周砍下4526.8萬美元票房,再次蟬聯周票房冠軍,北美票房也來到6935.2萬美元。
前十天拿到這個票房數據,意味著影片北美票房破億毫無壓力。
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破億,程龍立即身價大漲,也成為好萊塢最知名的華人演員。
影片成本才3500萬美元,看樣子光是通過北美票房就足以收回成本,實現盈利了。關鍵按照計劃,如果這一部影片表現不錯,後麵是有續集電影的。
試金石影業是《尖峰時刻》在北美的發行商,當初這部影片由香瓜電影工作室獨資的時候,羅伯特·艾格就有點懷疑。
一個華人演員主演的電影,能否取得成功。
但現在真的取得成功了,羅伯特·艾格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自己到底在懷疑什麼?這可是小吉伯特看好的項目,自己居然會懷疑?早點跟著投資不久好了?
雖然說,光是發行抽成,就讓試金石影業賺到了豐厚的利潤,但誰不想在票房上分一杯羹,還有周邊版權市場。
這些都是收入啊,羅伯特·艾格全都錯過了,所以他很後悔。
這就更加堅定了羅伯特·艾格收購香瓜電影工作室,把小吉伯特緊緊綁在迪士尼戰車上的決心。
擁有眾多優質潛力項目的香瓜電影工作室,絕對是好萊塢最受歡迎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