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位神奇的導演,以及一張張合照。
最後,隨著佛羅多合上羊皮書本,畫麵變黑。
諾爾突然覺得自己的鼻子有些發酸,眼淚不爭氣的自己就流了下來。
路再長也有終點,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諾爾已經四十五歲了,見過太多的彆離。
原本他以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不會再為這樣的場麵而傷感。
但這一次,《魔戒》還是讓他感到彆離的傷感。
這首歌是比利·博伊德創作,並且演唱的,水平相當不錯。
配合精心剪輯的v畫麵,簡直成為了煽情利器。
實際上,這就是影片宣傳的一個環節。
這支v就是要勾起影迷的彆離傷感之心,告訴他們今年夏天是係列的終章。
要把握最後的機會,去電影院和《魔戒》係列告彆。
v不光在北美播出,在英國,法國,德國;在墨西哥,巴西,智利;在島國,韓國,中國都有播出。
彆離說起來容易,但到了彆離的時候,總是讓人難以接受。
諾爾看完v,拿起手機給哈金斯和拉塞爾打了電話:
“喂,我們去看《王者歸來》吧,多看幾遍。”
不隻是諾爾一個人,紐約的巴徹·魯茲和埃文斯,已經通知了所有親朋好友,一起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洛杉磯的道格和佐伊,劉易斯和薩拉蒂·默頓的影迷團體決定夏天看五遍《王者歸來》。
他們打算,和影片來一個最後的道彆。
舊金山的趙傑克和艾琳,打算直接包下整個影院,讓自己的員工劉玥汪珍珍等人看個夠。
這樣的舉動並不隻局限在北美。
在英國,查爾斯王子打算與民同樂,去電影院觀看這部由英國家托爾金創作出來的宏偉史詩改編成的電影。
在倫敦,約翰發誓哪怕明天就是世界大戰,他也要走進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
法國的鮑裡斯衝上街頭,加入遊行的人群,和《魔戒》係列做最後的道彆。
德國的漢斯決定,在看了影片之後,今年夏天就去中國旅行。
中國的趙鵬數著自己的錢包,看看能走進幾次電影院。
島國的中島二郎打算這幾日少看點老師們的大作,留點精力去看《王者歸來》。
全世界所有《魔戒》的影迷,都在這一刻不約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今年夏天走進電影院,和《魔戒》做一個道彆。
其他地方因為檔期關係,還要等一等。
但北美,加上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七八個歐洲市場的影迷早就等不及了。
英國當地的院線聯盟給電影院打電話:
“我不管其他影片,我隻要在電影院裡看到《王者歸來》。”
法國的院線經理和旗下電影院溝通:
“什麼藝術院線?我們現在不需要藝術,隻需要《王者歸來》。”
在北美,三大院線運營商同時和旗下院線說道:
“原則隻有一個,電影院開到哪裡,《王者歸來》就上映到哪裡。
不管是藝術院線還是商業院線,都要放映《王者歸來》……”
紐約聖卡羅電影院的經理激動的命令下屬:
“所有影廳都空出來,隻留兩塊銀幕給其他影片,其餘的全給《王者歸來》。”
下屬有些猶豫:“經理,這樣一來,《王者歸來》的銀幕將多達13塊,是不是太多了?”
“多?”
經理大眼睛一瞪:“如果不是合同限製,我想讓所有的影廳都放映《王者歸來》。”
這種情況不是發生在一兩家電影院,而是發生在北美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