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社會學觀察樣本(1 / 2)

當北美這邊進入黑夜的時候,東半球的中國正好是熱火朝天的白天。

迪士尼大中華區的總裁在當地有關部門領導的陪同下,正在珠三角地區視察當地的工廠。

每年夏天這裡的工廠都是最忙碌的時候,雖然在暑期檔之前工廠會生產一部分周邊產品出來,然後運往北美。

這些周邊產品再由北美的經銷商分給各州,各大城市的經銷商,再由這些經銷商們把貨供給各大電影院和周邊專賣店。

這一套流程經過幾年的運行,已經相當的成熟了,形成了規模,相當的流暢。

迪士尼大中華區的總裁保羅是一個三代華裔,能做到分公司總裁的位置,就說明他其實不簡單,有能力。

保羅會中文,畢竟他的家庭一直堅持中文教育。

不過長大以後,保羅對中文嗤之以鼻,對遠在中國的同胞們沒有一點好感。加上確實沒有中文語言的那個環境,所以中文也就落下了。

但這個情況在之後發生了改變,對迪士尼來說最重要的小吉伯特導演是一個中國通,還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

為了升職,也為了討好小吉伯特導演,保羅重拾中文。

最終在大中華區換總裁的過程中,就是因為保羅會中文這一點,得到了小吉伯特的支持,從而順利當上了總裁。

這算是完成職業生涯的一個大跨步,華人在好萊塢能升到他這個位置的,可不多見。

此時保羅正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工廠領導的陪同下,視察生產線。

保羅比較務實,並沒有用英語來裝逼。這年頭搞外貿都得飆兩句椰絲,ok之類的,顯得不倫不類。

當保羅說出一口還不錯的中文之後,當地有關部門領導都驚呆了,帶的翻譯都派不上用場。

“沒想到保羅先生的中文居然如此之棒!”有關部門領導恭維道。

“工作需要,當然要會一點。”保羅並不想說自己是為了討好小吉伯特才說的中文,雖然確實是這樣的。

雖然保羅長得一副中國人的麵孔,不過有關部門領導也知道,人家早就不把自己當中國人了。

移民那麼多代,有點血脈也早就淡了。

幾天的視察下來,保羅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事實上這也是正確的態度,麵對工作可不能打馬虎眼。

這幾天視察完工廠,也把幾人累個夠嗆,保羅事無巨細的問了生產環節,包括原材料的采購是否達標,工人操作是否得當。

還親自走到生產第一線,去和那些工人們麵對麵交流,看看他們如何生產出所需要的產品。

幾天下來,保羅大致了解了珠三角工廠的生產模式,工人的素質等等。

之前他對總公司把周邊工廠放在中國還有一些不解,但這次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確實比起北美那邊,中國這邊雖然遠了一些,但成本低。

就算從中國運往北美還需要交付關稅什麼的,仍然比北美當地工廠生產出來的周邊產品成本低得多。

有傳言說華盛頓幾個老爺們想要提議增加進口的關稅,但立馬就被遊說了,取消了這個提案。

再說了,如今這套發展模式正是當初華盛頓老爺們和資本家們所規劃的那套產業模式。

把低端產業外遷到亞洲或者其他地方去,北美和歐洲這邊主要以高端製造業,金融業為主。

以美元的購買力,來享受世界其他地方的廉價產品,這日子過得好不瀟灑。

視察完最後一座工廠之後,有關部門領導提議道:“保羅先生,一起去吃個飯吧?”

這幾天一直一起吃飯,保羅對所謂的酒桌文化其實不太感冒,所以這次就拒絕了。

“不了,唐主任,我還要回尚海,為尚海電影節做準備。”保羅說道。

“那不是還有一個多月嗎?”唐主任好奇問道。

“要提前做準備啊,小吉伯特導演要來。”保羅解釋道。

唐主任這才恍然大悟,他曾經見過小吉伯特導演一麵,據說中央的田部長都很重視這個小吉伯特導演。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多留你了,代我向小吉伯特導演問個好。”唐主任笑眯眯的說道。

“一定一定,”保羅表麵答應,不過實際上很快就忘記了。

回到尚海之後,保羅先把這次考察的結果整理成冊,然後用電子郵件給總公司發過去。

他的評估數據決定總部那邊對工廠的策略,所以這也是當地有關部門如此重視這次考察的原因。

處理完這些工作,保羅伸了個懶腰,看著落地窗外麵熱火朝天的建設,有些感慨。

如今尚海發展相當的不錯,似乎每天都有新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發展速度,讓保羅歎為觀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