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技術發展差距(2 / 2)

“我以前看的《賭神》,看《英雄本色》,都是租碟看的。我從來沒想到,在電影院看電影會有這麼爽。”

另外一個年輕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人家好萊塢電影的震撼之處,你要是讓我們國產電影在電影院上映,完全不是這個感覺。”

郭凡在後麵聽了,不禁點頭表示同意。

確實,看好萊塢視效大片,就得在電影院看。看盜版碟,是找不到那種震撼的感覺的。

實際上,郭凡和劉驥來的這家電影院是中影旗下的院線。這家電影院所用的放映技術是引進的北美如今最先進的放映係統,體驗效果非常好。

從影廳的布置,到音響效果,畫質拉滿的大銀幕幕布,無一不是當今世界電影院最好的配置。

這是中影和北美幾家院線公司達成的合作內容之一,引進院線係統,改造國內的院線市場。

對於這方麵的技術,好萊塢並沒有限製出口,原因很簡單,中國市場還需要大力的開發。

目前中國市場的潛力還有很大的發掘空間,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擴大影迷群體,吸引更多影迷走進電影院。

這不光關係到華語電影市場的發展,也更有利於好萊塢進入中國市場,收割這片市場。

如果市場不夠大,影迷不夠多,哪怕這片土地如何誘人,對好萊塢來說都是不夠的。所以開發中國市場,是所有好萊塢公司乃至北美文化界達成的共識。

況且,這還關係到意識形態的輸出,華盛頓老爺們也是支持的。

所以,院線放映技術這種算得上先進,但不敏感的東西就這樣大膽的被引進中國。

如今尚海的幾家電影院都完成了改造,作為試點運行,一旦取得不錯的效果,中影就會向全國自己旗下的電影院推廣。

從這方麵來說,雖然好萊塢的目的是先培養再收割市場,但還是做了好事的,所以論跡不論心。

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影拍攝方式的技術革新問題,這方麵是北美那邊限製比較多的。

舉個例子,比如這家尚海的電影院大銀幕幕布放映畫質能達到2k,但華語電影的拍攝技術,攝影機拍攝的畫麵隻能達到1080p。

意思就是說,電影的畫質不夠2k大銀幕,看起來就像劣質產品一樣,就很糟心。

對於這方麵,幾家國營的電影公司也始終在努力,要麼花大價錢購買人家成熟的攝影機,要麼自己研發。

小吉伯特在《魔戒》三部曲拍攝結束的時候,假公濟私的把幾套表麵損壞的攝影係統給留下了,讓中影研究。

中影也確實研究了,但研究歸研究,很多零部件還需要從島國從德國進口。

比如符合要求攝影機的鏡片,國內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製造,隻能去買德國貨或者島國貨。

但人家坐地起價,一個鏡片賣的錢都夠製造幾台以前老舊的攝影機了。

中影又不是慈善公司,攝影機仿製出來之後,必然要提高單台的售價,或者提高租金。

而太高的售價和租金,通常又會勸退其他電影公司和劇組,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但對中影來說,更致命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他們仿製的攝影係統很快在好萊塢過時,被新一代的技術所取代。

也就是說,花費巨額資金仿製的攝影係統,一毛錢沒賺到不說,還已經是過時的技術了。

這還沒完,在尚海電影節講座開辦之前,老田專程從京城過來,和小吉伯特一起吃個飯聊聊天。

在席間小吉伯特就透露,在北美有一家imax公司,開發出了imax攝影係統和放映係統,如今已經成熟,具備商業價值。

小吉伯特還說,自己下一部電影將會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

事實上早在2001年尚海就有了第一家imax電影院,不過前去體驗的不多,沒多少人知道這個東西。

聽到這麼多新玩意,讓老田憂心忡忡。

國外的技術在發展,但國內卻舉步維艱,電影市場商業化喊了快十年了,一兩部像樣的商業化運作的電影都沒有。

如此下去,華語電影什麼時候才能夠站起來啊?

田部長不知道的是,小吉伯特還沒和他透露,詹姆斯·卡梅隆研究3d攝影係統已經大有進展。

這兩年詹姆斯·卡梅隆拍紀錄片和玩水下攝影已經大有進展。

目前詹姆斯·卡梅隆已經回到了洛杉磯的工作室,在籌備一個大項目,計劃投資兩億到三億美元。

但實際上,光是研發新技術花的錢,就已經燒掉了三四個億了。

詹姆斯·卡梅隆是怕電影公司不信任,所以拉著小吉伯特一起做背書,好為自己的新項目拉投資。

小吉伯特已經答應詹姆斯·卡梅隆的請求,不出意外的話,小吉伯特將會成為這個暫時定名為《a》的製作人。

而這個《a》不用猜,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凡達》。

不過鑒於詹姆斯·卡梅隆緩慢的速度,以及還有很多技術驗證問題,還有3d電影院的建設,這部影片的問世還有些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