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任性的創作(1 / 2)

洛杉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正當假冒學員事件炒作得沸沸揚揚的時候。

迪士尼,華納影業,香瓜工作室的官方社交賬號宣布了小吉伯特下一個項目的作品,項目名字暫定為《false》,單一意思就是假。

其實在之前小吉伯特就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放上了三張手繪圖,讓影迷猜測哪一部?

一張是一個類似於裝甲車的設計圖稿,讓人以為小吉伯特是要拍戰爭片。

但其實那是蝙蝠戰車的設計稿,和以往蝙蝠俠電影裡的戰車不一樣,所以影迷們不大能夠認得出來。

華納影業很著急,為了讓華納影業安心,小吉伯特已經和蘭博基尼達成合作,將由蘭博基尼根據他的設計稿來製造樣車,好在將來提供拍攝。

蘭博基尼的設計師和工程師第一次見到設計稿,都認為小吉伯特是在異想天開,按照稿紙上的設計,這輛車根本不能上路。

但蘭博基尼對這次合作很重視,雖然很難實現,但好歹還有那麼長時間,蘭博基尼決定把自己壓箱底的技術都拿出來。

當然,影迷們想要見到這輛蝙蝠戰車,估計還要等等了。

另外一張手稿很有意思,貌似是一個真菌發芽蔓延後,形成的一副詭異的畫麵,看得讓人不寒而栗。

這個就讓影迷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很多影迷原本以為自己很了解小吉伯特了,畢竟看了他十多年的電影。

可是到頭來,影迷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小吉伯特。

也是,小吉伯特這些手稿充分展示了一個謎語人的素養,讓觀眾根本猜不透。

第三張手稿就更加摸不著頭腦了,居然是一張手繪的美元的手稿。有影迷猜測,難道小吉伯特打算拍一部劫匪搶劫銀行的故事?

還彆說,雖然沒猜中,但故事類型基本都在這個範圍內。

就是沒有人想到這其實是一個做假鈔的題材,畢竟透露的信息太少了。

小吉伯特當時就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一直沉寂到現在。對於這個‘原創’的故事,小吉伯特需要更高明的炒作方式。

非常不巧,就在今年,美聯儲發行了新版美鈔,用來取代1998年版的美鈔,這就給了小吉伯特炒作的空間。

網上開始出現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比如tmz網站報道,就在今年五月,佛播勒破獲了一樁假幣製造案件。

作案人是因為在加拿大搶劫變色油墨,被監控拍到正臉,然後被警方順藤摸瓜,一舉抓獲了這個假鈔團夥。

網站再配上一些真真假假讓人看不清楚的照片,就形成了一個新聞。

而另外幾個網站上也報道了類似的假鈔案件,有些是真的,隻不過都是陳年舊案,有些則是添油加醋一番編出來的故事。

當這些類似的報道不斷出現的時候,網友們自然就會被吸引,從而產生興趣,然後去關注類似的事情。

而這些所有的報道都循序漸進,最後都把網友影迷們引導到小吉伯特的新電影上。

不關心也沒關係,小吉伯特還有水軍,可以讓水軍去炒作這些話題。

當網上大多數人都在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基於人類的從眾和合群的心理,其餘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的網友也會參與進去。

北美互聯網誕生也有十多年了,網絡宣傳的手法一直在更新,小吉伯特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次玩的宣傳手段也不算新鮮了,幾年前《女巫布萊爾》就用過類似的手段,用網絡報道了多個女巫,鬼魂害人的事件。

然後把流量吸引到《女巫布萊爾》身上,從而獲取票房。

可以說,觀眾去看《女巫布萊爾》完全不是因為電影真的有多出色。論質量,小吉伯特早期的恐怖片《死神來了》比《女巫布萊爾》強至少十個檔次。

觀眾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完全就是因為好奇。好奇心的驅使下,觀眾才走進了電影院。

所以到了《女巫布萊爾2》,相同的手法再來一次就不管用了。

觀眾知道你是在搞宣傳但他們已經不感興趣,不想去看了。所以《女巫布萊爾》的導演從此銷聲匿跡,唯獨電影公司賺得盆滿鍋滿。

《false》這部電影也是用了同樣的宣傳手法,用假鈔案疑雲來激發起觀眾的好奇心,從而關注這部電影。

所不同的是,《false》的電影劇本質量比《女巫布萊爾》出色太多,陣容也強大太多了。

趁著外界還在關注和炒作,小吉伯特也開始前期籌備,主要就是挑選合適的演員,還有場景的選擇。

故事從亞洲搬到了北美,拍攝上也會更加大膽一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