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港島,涉案者為粵省新會譚氏六兄弟,老大自小喜好繪畫早年拜南海畫家崔湄洲為師。
崔湄洲是民初珠三角一帶有名氣的民間畫師,精於字畫,特彆善於臨仿名畫,曾一時乘興仿畫股票證券,竟令人當場真假莫辨。
譚老大勤奮乖巧,頗得老師中意,漸漸掌握了師傅臨仿名畫的筆法技巧,出師之時已能融會貫通。
之後,他便離開新會,隻身闖蕩上海灘十裡洋場。
一開始與人合夥開設畫室謀生,不久就走上邪門歪道。他依仗所學的仿畫絕技,偷偷偽造過一批港島彙豐銀行10元小麵額港幣,並順利出手。
初嘗甜頭的譚老大好不得意,幾年即已獲利十餘萬元,當年這已是一筆不少的財富了,要知道當時普通職員或教師月薪約二十多元。
於是,他在北四川路閘北附近,用這筆不義之財購置房屋數棟。
隻是後來閘北路成為一片戰場,時局不穩,譚老大隻好回到廣州。
回到廣州後譚老大聯合自家幾個兄弟故技重施,在他的親自調教下,分彆掌握了製作紙電版、調油墨和印鈔等技術。
幾人結成一夥,以親情為聯絡,包辦一切,完全無須外界協助,所以造假一直都密不透風,隻是偶爾需要他一個表弟擔任一些跑外勤工作。
就是因為那表弟應酬打點耗用過巨,常常感到手緊,但譚老大又未能及時周濟,所以他就向廣州憲兵司令部泄憤告密。
當首批一千多張百元大鈔全部完工,正準備聯絡下家出手之際,譚氏六兄弟案發被捕。
破案後,在其窩點中搜獲出印刷電版大小百餘件,發現其對顏色和花紋的分析件件都非常精密,並已作過幾十次試驗改進。
所以印出的紙幣相當精致逼真,無論從紙質化驗或放大其顏色花紋,都難發現明顯瑕疵。
在當時,每一百元港幣投入流通之前,都需要銀行負責人親筆在幣麵上簽名,方算有效。
但譚氏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曾在廣州長城英文書院畢業,模仿銀行負責人的英文簽名竟然惟妙惟肖,難辨真假。
譚氏兄弟被拘後,因涉及港幣,當局即知照沙麵廣州英領館,又將所破獲的其中一張假幣,托其轉交香港彙豐銀行鑒定。
銀行經縝密細查,居然找不到假幣的漏洞。
而譚家六兄弟則被關進監獄當中還曾經試圖越獄,但最終失敗。
這則故事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大案,隻是後來譚家六兄弟在抗戰時期,廣州被小日子攻破後,從監獄失蹤了,從此下落不明。
小吉伯特是和《符咒之謎》導演徐克聊天的時候,從他嘴裡聽到的這個故事,
徐克聽說他打算拍攝一個製作假鈔的故事後,就把這個故事告訴給了他。
小吉伯特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於是就放在《無雙》的官網上,讓網友們當做一個短篇故事來瀏覽。
還彆說,雖然是發生在遙遠的東方,上世紀的故事,但故事當中的譚家六兄弟還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
小吉伯特和徐克聊天的時候還說道:“我覺得這個故事拍成一部電影,感覺非常不錯。
或許你們應該找機會,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徐克也說道:“確實有這個想法,但後來都因為各種原因不了了之,而且這個故事不是那麼正義。
純粹的壞人電影,在我們那邊不會受喜歡的。如果改編太大,觀眾也不會接受。”
“我覺得,”小吉伯特說道:“真正的原因是港島本地市場已經撐不起幾部影片了,港片想要尋找出路需要北上。”
徐克無奈搖搖頭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最近內地也很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小吉伯特聳聳肩,他對此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畢竟這事和他還有很大關係。要不是假冒學員的事情,還沒這麼多連鎖反應。
按照那邊娛樂圈某個人的說法,小吉伯特才是摧毀華語影視圈的罪魁禍首,然後甩鍋給小吉伯特。
但要小吉伯特說,當你們潛規則睡女人,設立各種門檻,扼殺有才華的人的時候,其本身就是在摧毀你們所謂的影視圈。
小吉伯特隻不過加速了這個過程,擠破了這個膿瘡,下了一劑猛藥而已。
再說了,就算沒有小吉伯特,十多年後互聯網資本的崛起,早晚也會把你們邊緣化。隻不過互聯網資本本身對影視圈娛樂圈來說,是一劑更毒的毒藥。
而且話說回來了,要是不乾假冒學員的事情讓小吉伯特發現,誰樂意多管閒事?
成天工作很忙的好嗎?累都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