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也是小吉伯特讓大衛·埃裡森成長了。
如果不遭遇一點挫折,大衛·埃裡森如何會重新出發,獲得成長?
丹特·科特茲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脖子上戴著一款限量發行的蝙蝠俠造型的項鏈,立馬吸引了旁邊一個中年白人男子。
“哇哦,夥計,你這是1987年發售的蝙蝠俠限量版的項鏈嗎?”
丹特·科特茲一愣,隨後欣喜道:“是啊,你也是蝙蝠俠的粉絲?”
“不,我不是,但我當時搶購過,沒搶到。”中年白人男子自我介紹道:“我叫諾爾,是《魔戒》係列的影迷。”
“我叫丹特,是蝙蝠俠的粉絲。”
兩人親切愉快的交流起來,諾爾說道:“自從《魔戒》之後,我有兩三年提不起興趣到電影院看電影,感覺一切都索然無味。
這次看了《俠影之謎》的預告片,我感覺不錯,於是就來了。”
“是嗎?《魔戒》係列確實經典。”丹特·科特茲表示認同:“我也是因為《魔戒》係列,才對小吉伯特產生了信心。
我相信他,能讓蝙蝠俠重獲新生。”
“我也一樣……”
這兩人坐的位置離媒體區比較近,在前排的記者巴裡聽著兩位影迷的對話,暗道蝙蝠俠電影可不好拯救啊!
至關重要的就是票房,以及觀眾口碑。
這兩個當中有一個不達標,哪怕強如小吉伯特,也救不回來這個係列。
劇院當中,因為電影還沒開始,大家都互相的交流自己的看法。能來參加首映禮的基本都是忠實的影迷,大家對小吉伯特還是有信心的。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電影開始了……”
劇院內瞬間暗淡下來,大銀幕開始播放電影。
索菲特大劇院去年進行了一番改裝,加裝了兩塊IMAX銀幕,首映禮就放在其中最大的一個IMAX影廳舉行。
當嘉賓媒體和影迷把注意力放在大銀幕上,突然就發現,這塊銀幕比平時電影院裡的銀幕還要大上不少。
“這就是IMAX影廳了吧?不知道看起來效果如何?”大衛·埃裡森也算行內人了。
他知道小吉伯特和詹姆斯·卡梅隆等導演都很推崇這種IMAX格式的電影,從七八年前兩位大導演就和IMAX公司合作開發全新的攝影和放映係統。
直到2005年的今天,第一部用IMAX格式製作的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才正式亮相。
誰都不知道IMAX格式電影看起來如何,不過既然小吉伯特能把這項技術推向市場,就證明這項技術已經成熟了。
大衛·埃裡森很快注意到不同,華納影業和DC影業的片頭閃過,昏暗的天空中有一群蝙蝠飛過,漸漸形成一個巨大蝙蝠的模樣。
在IMAX格式下,這個畫麵畫幅更寬廣,清晰度更高更飽滿,同時大衛·埃裡森也感受到耳膜的震動。
根據IMAX的介紹,IMAX技術不光包括這塊大銀幕而已,還有全新設計的聲響係統,能最大限度讓人身臨其境。
正如IMAX公司的宣傳語:是觀看電影,還是置身其中?
從來沒有IMAX觀影體驗的觀眾們顯然也被震撼了一把,也包括主創們。
克裡斯蒂安·貝爾坐在前排,他看大銀幕得仰頭去看,有些難受。
不過他此時已經被震撼的效果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所有的負麵情緒都被IMAX帶來的正反饋給衝擊掉了。
“上帝啊,這個畫麵,這個聲音,這這這……”喬治·盧卡斯也被震到了:“這效果太好了,太好了。”
喬治·盧卡斯素以技術流導演而著稱,不過他稍微看向小吉伯特那邊的方向,暗道小吉伯特其實才是玩技術的導演。
將拍紀錄片的IMAX用於電影製作上,這是一個天才般的創新。喬治·盧卡斯可以肯定的說,這完全改變了電影行業的生態格局。
他已經開始暢想,如果小吉伯特用IMAX格式執導《星球大戰》係列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不過小吉伯特之前提的條件,讓喬治·盧卡斯有些猶豫,畢竟盧卡斯影業和工業光魔都很值錢,是相當優質的資產。
有相同想法的還有斯皮爾伯格,斯皮爾伯格也是玩技術出身的。
他憑借多年的經驗,看了電影的開頭畫麵表現就知道,這部電影穩了。IMAX格式對所有影迷來說,都是一個新鮮的東西。
哪怕影片在劇情上有些沉悶或者缺陷,IMAX都足以彌補這一點缺陷,大大的增加觀影體驗感。
不過全美IMAX影院數量目前不過一百二十五家,擁有的銀幕數量也264塊。仍然屬於小眾的格式,能承載的觀眾有限。
而且IMAX格式的影廳票價比普通電影院的影廳高出百分之六十以上,能體驗的觀眾不一定很多。
斯皮爾伯格也很期待電影能獲得成功,到時候和小吉伯特取取經,自己也來一部IMAX格式的電影。
不得不說,你可以說斯皮爾伯格江郎才儘,也可以說他老了過時了。但他這種不固步自封,擁抱和接納新技術的態度,就值得很多人學習。
不光是電影行業,所有行業都一樣,事物總是向前發展的。
守舊不想著進步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拋棄。所有人都一樣,不能幸免。
IMAX格式的《俠影之謎》給觀眾極大的感官震撼,不過這部電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