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換個皇帝接著打,於謙為大明續命(2 / 2)

此事隻好作罷。

但是現在皇帝被俘虜,總要找一個領導。

在於謙等朝臣的推動下,朱祁鈺登上皇位,成為新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

意思就是那個皇帝不要了,送給你們了。

想要那皇帝威脅,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接讓朱祁鎮的價值大減。

朱祁鈺即位後,立即下詔,命令邊關守將不要相信瓦剌以朱祁鎮為人質來索取金錢的謊言。

邊關守將本來就不願意開門,如今更是沒有顧忌!

縣官不如現管,太上皇哪有皇上的話好使。

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

於謙升任兵部尚書,開始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首先,懲處土木堡之變相關失職將領,並加強軍隊操練(包括宮中禁衛),森嚴已渙散的軍紀和士氣。

第二,鑒於原三大營已潰不成軍,在京師重新編練10個團營。兵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麵,一是從山東、河北、河南、南直隸、江蘇等地調遣備操、備倭軍。二是在河南、山東、京畿、山西等地緊急募兵。為了鼓舞新軍士氣,全部提前預支半年軍餉。

第三,派人前往戰場收集土木堡之戰中明軍丟棄的武器(火槍3.3萬支,火箭44萬枚,火炮800門等),並從南京調運庫存兵器、軍械12萬件入京。

第四,組織人力物力從通州糧倉向京師運糧,以備圍城之需。

第五,組織人員加固京師城牆,並圍繞京師挖掘壕溝、修建拒馬等防禦工事。

同時號召勤王之師,趕來支援。

截斷瓦剌退路,將這支瓦剌大軍全部吃下!

部署都是好策略,但是都需要時間。

這些時間於謙給不了,瓦剌和也先則沒有道理給。

隻能靠自己爭取。

瓦剌看似不小,但是自己實力跟大明無法對比。

也就是遇到了朱祁鎮這種求之不得的對手,才一路打到京城。

一旦勤王之師趕到,也先隻有死路一條。

留給也先的時間,也不多!

當時北京城的兵力少,名將石亨就建議把外城的兵收縮到城內,然後打守城戰,以城池的堅硬度換時間,希望拖住瓦剌大軍,等到勤王軍來了讓瓦剌不攻自退。

於謙大罵:

這北京城易攻難守,想要靠城牆抵抗瓦剌大軍簡直就是癡人說夢話,如果我們示弱龜縮在城內,瓦剌更是會氣勢大漲,不顧一切攻城,那樣城破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了!…。。

於謙當時下令大軍全部出九門之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

於謙安排後各門的軍隊後,自己親自去了德勝門外,並讓城門官把所有的城門全部關了起來,沒得命令不得打開!

完全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他就是要告訴手底下的士兵,退是不可能退了,要想活命,打贏瓦剌大軍就可以活命。

於謙還頒布了法令,開戰的時候如果將領不顧士兵自己退卻將領要斬首,而士兵不顧將領者也要被斬首。

不管是將領退了還是士兵退了,都要被斬。

想要不被斬,那就和也先玩命,打贏了大家才能活下去。

光這樣還不行,於謙給士兵打雞血!

“數十萬大軍毀於一旦,上皇被俘,敵軍兵臨城下,國家到了如此境地,難道還有什麼顧慮嗎?若此戰失敗,大明必距前宋之覆,諸位有何麵目去見天下之人!”

做好了

這些安排之後,京城猶如鐵桶一般。

瓦剌的也先看了想罵娘。

都是大明將士,可是眼前的明軍,跟朱祁鎮的明軍不一樣。

完全不是一個級彆!

於是隻能拿朱祁鎮出來威脅談判。

於謙直接回懟道:我就是個帶兵打仗的,你說的這件事我管不著!

朱祁鈺表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也先不傻,弄死了你的皇位更穩了。

於是派出一萬騎兵進攻。

於謙早就準備好了陷阱等著也先,在西直門將也先打退,一萬騎兵幾乎全軍覆沒。

看到自己的精銳部隊被一戰殲滅,也先怒了。

親自率兵攻打安定門,結果此處的守將是石亨。

石亨此前丟掉了大同,此後一直想著怎麼洗刷恥辱,在得到命令守衛安定門後,他訓練了一支精銳騎兵。

如今報仇雪恥的機會來了。

也先還沒發動衝鋒的時候,石亨親率騎兵發起了衝鋒,結果沒有反應過來的也先大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直接被衝得潰不成軍。

相持了幾天時間,也先談判不成,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

最主要的是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

一旦截斷了他的歸路,無異於甕中捉鱉。

無奈帶著朱祁鎮離開。

於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

老朱聽著提氣:“好,好一個於謙,好一個敢言南遷者斬!”

“這就是咱大明的骨氣,絕不做那大宋!”

“此戰於謙居功甚偉,為大明續命百年,咱哪天見了於謙,一定好好感謝!”

朱棣握拳起身:“這才是大明肱骨之臣,大明有於謙,何其幸也!”

“我大明就是這麼硬!”

“要是生在永樂,朕保他青雲直上!”

“在永樂,可以橫著走,朕說的!”

始皇大讚:“我還以為大明要危險了呢,想不到,竟然打出了一個漂亮的京師保衛戰!”

“老朱你可得好好謝謝於謙,可以說為大明續命了。”

老楊感慨的說道:“不愧是號稱最硬的大明,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沒有一絲妥協。”

“於謙更是國之重臣,若是大隋有如此人物,朕也可以讓他在大隋橫著走!”

趙匡胤非常的羨慕:“大明果然夠硬氣,不像宋欽宗宋徽宗那兩個軟蛋,你為什麼不敢打啊。”

“要是大宋有於謙這樣的大臣,恐怕靖康之恥就不會發生了。”

朱明:“於謙可以說為大明續命二百年,名垂青史!”

“當然,也需要好隊友,我估計遇到宋欽宗宋徽宗這樣的,可能難度更大!”

“老朱,之前說過,朱棣以皇帝的身份,打到狼居胥山。”

“大明還有一個皇帝去的地方更遠,當然不是打過去的,是被俘虜過去的!”

(本章完)

39288222。。

山下一隻豬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