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和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兩個都是國企,還都是有頭有臉的國企。
至於京城紫禁城影業,它能籌備這部主旋律影片,自然是因為它的實力。
京城紫禁城影業公司成立於1997年,集影視策劃、製作、營銷為一體,是目前國內最具實力的大型專業影視製作公司。
自成立以來,紫禁城影業公司的經營業績一直穩居國內電影生產企業的前列,國內票房過千萬的影片近二十部,其中多部影片票房更是居當年年度票房冠亞軍的地位。
既有《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天下無賊》、《刮痧》、《紅色戀人》、《誰說我不再乎》等商業大影片,也有《離開雷鋒的日子》、《背起爸爸上學》、《法官媽媽》、《紫日》、《嘎達梅林》這樣的主旋律影片。
這些影片,均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無論是馮小鋼、黃建興、陳道名、葛悠、張國容、馮拱,還是梅葶、陳?、範彬彬等眾多知名藝人導演,都與之有過合作。
中影,既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製作方之一,也是其發行方之一。
王樹思忖著,韓三坪神秘兮兮的將他喊來這裡,同時第一時間將劇本遞給他觀看。
這是
打算找他操刀這部電影的節奏?
王樹陡然覺得這個劇本有些燙手。
依稀記得,這個劇本是王新東寫的。
為了編寫劇本,王新東搜集了不少關於劉長春的素材,包括到大lian理工大學采訪,到旅順、到長春、到東北大學、到九一八紀念館查閱資料。
文史資料第70期中有劉長春自己的一篇文章,講的是參加首場奧運始末。
王新東看完文章之後,又前往體育總局采訪,他還采訪了奧運冠軍王軍霞。
同時,他也征求了劉長春家屬及各方麵的意見,不斷修改劇本。
終稿的複份,眼下就在王樹手上。
原時間線中,這部電影由侯永執導,上映後反響冷淡,票房成績很拉。
按理說,2008年正值京城奧運年,全國上下都對奧運會有著憧憬。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在這種氛圍加成下,理應大爆才對。
可是票房遇冷,結果相反。
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劇本和導演的身上。
整部影片,看似中規中矩,實則少了極為關鍵的東西。
2008年是奧運年,觀眾想看的是國內體育先驅征戰奧運賽場的故事,是想通過電影進而了解到奧運。
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百分之九十五的篇幅在講近代史和兒女情長,奧運賽場一筆帶過。
這使得觀眾兩眼懵逼,他們是由奧林匹克吸引走進電影院,結果看了個寂寞。
如果是要看講近代史的主旋律電影,大可去看這一類型的電影。
前往電影院看《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主要想看的是奧運,而不是大篇幅的近代史。
在觀眾眼中,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貨不對板。
可以說,如果《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百分之三十的篇幅是近代史以及主角在國內所麵臨的各種磨難,剩下百分之七十的篇幅是遠渡重洋、去到美國所麵臨的冷眼磨難,以及賽場上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票房,都不會過於遇冷,說不定還能大爆。
可它硬是大篇幅講述國內近代史,然後主角遠渡重洋、到達美國後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賽場上的故事,全都一筆帶過。
2008年了,國內的觀眾看過太多講述近代史主旋律的影視作品。
相較之下,觀眾更想看的是主角遠渡重洋、以及到達美國的遭遇與賽場上的故事。
這些東西,才能在奧運年,勾起觀眾的情緒。
因為,2008年,是奧運年。
全國熱情澎湃的是奧運氛圍,而不是其它。
好比十多年後,對峙氛圍渲染起來後,主旋律電影上映,差不多都是幾十億的票房收官。
而後等這些情緒消耗完畢,主旋律電影的票房又慢慢遇冷。
2008年亦是同樣的道理,全國渲染起來的是奧運氛圍。
“奧運電影”,才能收獲票房。
“怎麼樣?”韓三坪眼見王樹已經初步翻閱過手裡的劇本,笑嗬嗬的問。
“不錯的劇本。”王樹合上劇本,不動聲色的應了一聲。
“有沒有興趣?”韓三坪笑著再問。
王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麵露疑惑,故作不解的問道:“韓董,據我所知,這種劇本,應該有不少前輩有興趣才對,怎麼想到了我?”
他所說的前輩是客套話,指的是諸多學院派導演。
2008年是奧運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這部電影是由體育局、國內奧組委聯合影視局推動。
是一項.任務。
內地導演混到張一謀、顧長偉、陳愷歌、馮小鋼等一類,自然沒有興趣。
對於他們而言,執導這種電影吃力不討好。
可對於圈子裡的其他導演,這部電影可是個香餑餑。
韓三坪笑了笑,平淡的說道:“確實有不少人擁有想法,不過我覺得你挺適合的。”
這話儘管沒有明說,卻也把意思表述了出來。
是在告訴王樹,是他為其爭取了機會。
韓三坪找來王樹,本就是出於關照。
以《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性質,隻要王樹拍出來的影片不錯,華表、金雞這些電影節的大獎必被收入囊中。
這些獎,都是國內的大獎。
雖然在國際上算不上什麼,但是在國內卻是實實在在的頂級獎項。
5000字會有不太明白字數的讀者覺得點幣花的多,還是4000字一章吧
然後,從下個月一號起4000字一章,每天更兩章。
被刪減了幾百字,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