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戰和之辯 1(2 / 2)

與肅江王純正血統不同,太子赫連迦洛容止端雅,輪廓相對柔和,明顯的亞漢混血。他在幼年即被先帝封為世嫡皇太孫,在朝中有著特彆的地位。

太子恭敬施禮:“稟君父,與西漠若戰,必是舉國之戰。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兒以為,不妨聽聽戶部之意。”

眾臣聽罷,頻頻點頭,崔太尉也讚賞地看他一眼,暗想:太子思慮慎遠,我朝之大幸也。

皇帝意味莫名地低笑一聲,身體微微後傾:“謝太傅,江大人,說說,我朝可有足夠財資,來支撐與西漠一戰?”

謝太傅冠冕玉佩,長身作揖:“近年我朝國庫歲入皆在萬萬金左右,除去一成臣工俸祿,三成軍餉,工部占去兩成,內庫”

他話未說完,皇帝已有幾分不耐:“自你分管戶部,便日日向朕喊窮。朕問的是,我朝國庫可否支撐與西漠一戰?”

眼看謝太傅神情幾分尷尬,戶部尚書江讓接話:“稟陛下,先帝時我朝三十稅一,小民尚可溫飽。與雲地一戰,為治兵械車馬,增至十而稅一,國庫雖不至空虛,然民不堪負重。五口之家,治田百畝,歲收粟一百五十石,除去賦斂口糧共一百零五石,所剩無幾,若遇災荒疾病…….”

他滔滔不絕地陳述著民間疾苦,似乎並未見到皇帝越來越暗的臉色,謝太傅見狀,清咳兩聲:“那個,回到剛才話題,老臣需要糧草兵器,輜重軍馬和甲胄預算,方能與各位大人審核籌劃。”

“還得有征兵計劃。”安王插話道:“龍衛公堅守西漠伊哈兩邊,懷化軍北鎮突厥,此兩公府的兵力怕隻夠防禦,雲地的驍武軍動不得,諸王的神皇軍各司其職。欲取青穹,得從民間招募新軍。”

“你是說三公目前,兵力不足?”皇帝看著胞弟問,神情幾許恍惚,手指無意識地在禦案上敲出單調的輕響。

安王沉吟道:“眼下伊哈突厥邊患緊張,雲地九州人心不服,崇州逆黨仍然猖狂。我旗下神皇軍防衛京畿幾道,不可輕易挪動。依臣弟淺見,我朝不妨先與西漠接觸,摸清他們底細,知彼知已,方百戰不殆。”

皇帝眉頭微蹙片刻,點頭道:“安王說得在理,青穹收複乃不世之功,需得從長計議。如此,太子,你與禮部和鴻臚寺儘快議出個方案。肅江王與兵部核算,將數字報給謝太傅及戶部。”

肅江王看向太子,太子向他點頭微笑,後者眼神一滯,隨即轉向皇帝,兩弟兄齊齊地行禮應諾。

皇帝噓口氣,看向案側白銀漏沙:“已至午時,議事到此,下朝。”拂袖起身,頭也不回地離去,身後一群侍衛宦人跟著出門。

眼見皇帝離場,禦案後的宮人才敲響退朝的鼓聲,眾臣紛紛起身,相互行禮道彆,三三兩兩地步出大殿。

肅江王和兵部尚書約好日期,匆匆出殿,未下雕欄玉階,一個武士打扮的人迎麵而來,附他耳邊低語:“今日那邊唱的是雲夢澤的小調。”

——————

注1:唐宋及其以前,朝會時大臣有席地而坐的待遇。君臣關係相對平等,級彆高的大臣有封駁皇帝聖旨的權利,皇權與相權互相製約,互相依靠。但那時的坐實際是跪坐,類似瑜伽的金剛座姿。

注2:此文架空,官吏製度不按曆史真實,擬定三公兩相兩太之下設六部。

注3:宋以前的金,實際是黃銅和其他金屬。漢時十金,可讓中產一家一年生活。本書假定一金為一百錢,一錢為一百株。這裡國庫的支出純屬杜撰。

注4:江讓說的數據參照了《漢書·食貨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