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莊的生活與在陌桑藥莊一樣,平淡而安適:蘇容若除了每日溫習便宜阿爹留下的功課,並無他事可做,樂得悠閒。
池塘裡的魚兒肥了,莊農撈出許多,莊頭還宰殺肥豬款待小主人。蘇容若看他們隻將肉類風乾保存,想起前世在四川農家見過製作臘肉的過程,不由動起饞念,便令人拿些過來自己醃製。
和倩娘說起配方,對方很是遲疑:“真把這叫花椒的加進去?”此時空已有薑蔥等調味,但烹調方式單調,倘無配菜的習慣。
蘇容若剛穿越過來時並不介意飲食,隨著時光流逝,前世喜好美味的習慣抬頭,便想著提高飯菜的品質。
有一日她在莊子菜畦轉悠,竟意外地看見了花椒羅勒香芊等調味品,命人收集不少,此時正好派上用處。
“得再加食鹽,黃酒和薑蔥蒜。”令人一通操作後,滿意地低頭聞香:“密封浸入涼水,再用鬆柏的煙,慢慢地熏乾即可。”
收拾停當後換上風帽外套,與倩娘踱出院子,開始每天的例行散步。自從接受了必須在這時空生活的現實,她便吸取前世的教訓,製定了鍛煉計劃。
這身體的素質不錯,應該和便宜爹娘與倩娘的悉心照顧無不關係。她對此很滿意,不願輕易地辜負了它。
秋陽初肅,田壟邊的大樹枝柯交錯,不時飄下落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莊農們向她們熱情招呼,倩娘笑語相對,蘇容若則默不作聲地回禮。
芬芳馥鬱的香味傳來,她尋香過去,笑:“好大的桂花樹,回去便讓阿力收些花瓣,我做幾個香包,送給你們。”
自從穿越過來,許是換了身體,許是輕鬆散淡的生活,她的抑鬱症在慢慢減退,想著自己因原主受恩,亦當替原主回報些許,作為曾經成功的商人,她不願輕易欠債。
倩娘聽後卻雙眸一亮,細細地上下看她半晌,眼眶微微濕潤,歎息:“小主人,你真的,長大懂事了。”
蘇容若不理她的忠仆情結,隻管繼續吃貨本色:“桂花用來做糖做糕,包湯團,煮酒釀,和蜂蜜一道灑在糯米蓮藕上吃,可以香到十裡外。”
黃昏時回院,收到洛京小堂兄蘇子越的來信和禮物,順便將蘇氏的情形在腦中過得一遍:人口很是簡單,第一代郎君已逝,老夫人楊氏還健在,第二代兩男一女,長子蘇遠渝,次女蘇晴雪,幼子便是她的便宜阿爹蘇遠泯。
蘇遠渝在朝為官,戶部侍郎,從三品,在洛京既不顯赫亦說得上體麵,與同級彆的大多官員相同,娶妻求德,納妾求色。
其妻楊氏,是他母親的遠房侄女,出身小士族,溫柔賢惠,極會持家;妾以前是個歌女,無甚見識,但好在本份,是以一家人也說得上和樂,美滿。
第三代中蘇遠渝的兩個嫡子和一個庶女都比蘇容若年紀大,蘇子越對她最好,穿來不過半年,就收到他數次捎來的禮物。
不過,明明兩家共四個孩子,她卻排名小六,蘇容若暗想:約是古代醫療條件差,必有嬰兒夭折過。
蘇子越的來信不同以往,因她十一歲生日將近,這次除了轉達長輩和大兄蘇子安送的禮物,還有一份來自姑姑及表兄拓跋暉。
便宜表兄竟姓拓跋?蘇容若看完信,盯著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寶發愣:那日和穆那衝被王七稱為小霸王的,好像便是懷化公的嫡長孫拓跋玨,這兩人?
連忙繞著圈子問倩娘,得到的答複讓她很是驚訝,等級森嚴的時空,她的便宜姑姑蘇晴雪,竟嫁進了懷化公府,且是當今太後保的媒。
當年蘇晴雪與懷化公的嫡幼子拓跋宕一見鐘情,雙方的長輩本來反對這樁既跨族且跨等級的婚姻,是拓跋宕的阿姑,當時的皇後,以“亞漢一家”的國策為由,請先皇賜的婚,如此,有情人才終成眷屬。
好在拓跋宕還算專情,成親十幾年不曾納妾,夫妻倆的獨子拓跋暉,據說也是個五好少年,甚得皇太後的寵愛。
拓跋玨竟真的是她便宜表兄的嫡親堂兄,她將到洛京蘇家過年,那小子會不會跟到蘇宅,順帶拖出穆那衝這根大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