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但見來者 2(1 / 2)

蘇容若將吃食取出擺放:“薺菜豆腐,木蘭蔓菁,蒸雙臘,羅勒烤魚,秋筍野蘑菇,蒜苗爆螺肉,點心是時令蘿卜做成的酥餅,加香芹蒜苗提香。”全是她閒來無事,按記憶弄出來的。

“色香味形俱全。”阿禧滿臉興奮地先看後品嘗,眼睛越睜越大,末了,跳將起來,指著蘇容若道:“小若,你行,味道比皇宮的都好。”

皇宮?蘇容若神情微變,阿禧卻並未注意,言語若笑:“去年童子營比武,阿諾第一,我列第九,皇上和太子殿下賞我們宮宴呢。”

聽過他的解釋,蘇容若才知:亞特人尚武,傳統上不論出身,凡滿十二歲的少年,都需從軍十年,前五年在童子營習文練武,後五年正式服兵役。

但自從先皇入主中原,不少貴介子弟士族化,怕苦怕累,喜歡享樂,以各種藉口逃避兵役,童子營便成為許多中下層亞特男孩博前程的機會。

原來如此。她暗中觀察兩人:坐姿如鬆柏挺直,服飾利落乾淨,頭發和指甲也修剪打理得甚好,沒有吃食發聲和咀嚼時說話的壞習慣。

看來亞特武士的教養還不錯。她正暗想,阿禧笑嘻嘻地夾起一筷子菜:“這是何物?豆腐?不像。”他吃過幾次才意識到此豆腐非彼豆腐。

被他誇張的模樣逗樂,蘇容若笑道:“偏不說給你,你倆親戚?”一個跳脫活潑,一個沉默持重,成日相伴,關係定然密切。

阿禧答非所問:“比親兄弟還親。小若,你公然笑話穆那衝那混帳,我喜歡。你可不知,那廝滿肚子壞水,成日惹禍害人。可惜那日我在林中耽擱,未曾親見阿諾撞翻他的馬隊。”

想必那日他兩人山中打獵,阿諾射中山雞追出樹林,才遇上穆那衝縱馬踏人一事。蘇容若料阿諾不會主動說話,轉頭問他:“你武功好,哪裡學的?”

阿諾聽她誇獎,羞澀地低下眼簾:“童子營和禁軍。”阿禧驕傲地補充:“他乃學武奇材,那日若非你被挾迫,他定能生擒刺客。”

刺客。蘇容若的笑意淡了淡,憶起那驚魂一日,上午她被挾為人質,午後林清和外出療毒,晚上便偷聽到穀敏與屬下談話。

環環相扣,如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在把自己拉向不可預知的深淵。暗裡調整呼吸,瞟得阿禧一眼,好奇道:“你們既然在童子營,怎會去追刺客?”

阿禧挑起眉頭:“童子營的優秀子弟,皆有機會到各部曆練,我倆在禁軍和刑部輪值,那日當值便護送使團。”

“當街鬨刺殺,可見治安不好,嫌犯跑到何處了?我過幾日去洛京,不會再遇上他吧?”蘇容若小心地繞著圈子探情報。

阿諾見她一副後怕的模樣,道:“被刺的乃西漠皇子達達。刺客的目標並非普通百姓,那日若非拿你挾迫我們,不會動你。”

“關鍵是要找出刺客和刀毒。嫌犯已逃,刑部已發海捕文書,暗裡求證毒藥的來處和解藥。”阿禧向她這個外人,隱瞞了內奸的可能。

末了搖頭:“想必達達是想借機掙個大功,以此和兄長爭儲,不料卻惹上殺身之禍。好在病情已得控製,將來如何卻不好說。搞得不好,兩國盟約未成,又要開打。”

他碎碎念叨,蘇容若卻有些心驚,她對這些不感興趣,隻怕給自己帶來麻煩才問。如今看來,涉及鄰國皇子,事態嚴重,她得趕緊去向穀敏說明。

日頭在談笑間西移,蘇容若起身告辭。阿禧戀戀不舍,約她臘月二十六到洛京最熱鬨的天街遊玩,她道聲好,帶著倩娘和阿力飄然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