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自立門戶(2 / 2)

她這超越年紀的想法,讓穀敏愣怔好一會,方道:“你,竟有這片心意,若需要幫手,告訴阿娘便是。”

她的提議遭到對方毫無猶豫的拒絕:“我人小不引人注目,大人參與反倒不便,隻阿爹和家族那邊,你去說的好。”

商議好正事,才笑道:“聽說清水鎮因水質極好而得名,井水釀出的酒很是醇香,阿爹定會和友人暢快一飲。”說罷,起身去廚房幫倩娘煎藥做飯。

看到她的背影消失,穀敏臉上的笑意便漸漸凋零,呆坐案前聽了半刻淒風苦雨,才終於抽出一方詩帕,以暗語寫下:請查童子營阿禧恪,古薩諾。

午時兩位少年回到客棧,說案子終於水落石出:吳大勇的阿兄早年喪妻,在族長家作傭工時,與東家一小妾偷情,東窗事發後被失手打死。族長為逃罪買通官府,謊稱他是病故,同時也壓製吳大勇的上告之路。

阿禧說完,義憤填膺地拍案而起:“權錢勾連,草菅人命,我已寫信讓州府不得輕饒了這幫孫子。”

蘇容若卻很淡定:這種事古來有之,千年之後仍然有之,她不關心官家如何判決,隻差人找來吳大勇,問他是否願易到洛京,為她幾人做事。

吳大勇的腿基本養好,也明白自己與族長一家結怨,正為前路發愁,聽她提議,大喜承諾:馬上回家處置幾畝薄地,隨後就到洛京找她。

回程時天暖日長,事務也少,一行人五月中便抵達洛京。阿禧阿諾自然是先到禁軍交差,再回童子營受訓。

蘇容若則在蘇宅住得幾日,蘇子越的高興自不必說,陪著她和婉兒看望了範家人與狗兒們,她將沿路買的禮物分個精光,看得少年直叫遺憾和羨慕。

等吳大勇帶著幾個孩子到京後,蘇容若便讓他出麵找房子,她則裝成子侄跟隨,也讓阿禧阿諾看過兩次,終於花費兩百金,購得一個三進院。

小院在官家居多的青蓮坊,鬨中取靜,黛瓦簷,白粉牆,配著浮雕月門小軒窗,古雅而秀巧,她極是喜歡。

院的前門朝向一條僻巷,門的兩側有矮鬆疊石,簡約有禪意,後院則是竹林高牆,將自家院落和街道隔開。

蘇容若同時也買了六個仆人:陳廚娘在飯莊長年站立落下腰病,要換個輕鬆的活計;中年陶姓夫妻,原經營鮮花鋪子,被兒子連人帶店地抵了賭債;薜嫂年輕守寡,做得一手好女紅,無親友依靠,願以身為奴。

蘭多莫哈兩個突厥人是在和西坊遇上的。那處是外國人的聚集地,她本想去看有沒有番茄洋蔥等外邦吃食。遇上兩人被倒掛在柱上受鞭,聽說他們是突厥戰俘,因逃跑被抓回到集市挨打。

蘇容若並非善男信女,但到底看不得將人當牲畜,於是贖下兩人,想著他們養好傷,可照顧車馬並做些粗笨的活,其餘時間與吳大勇練武護院。

庭院前門繞過兩米高的石屏風,有一大片寬曠院落,方便男仆們練功。二進院花草葳蕤,小橋池水,被她派給女傭住。

三進院逸蘭修竹,清雅幽靜,蘇容若占了西廂,東廂客房留下兩間給阿禧阿諾,也是臥室,書房,待客廳樣樣齊全。

一切都很滿意,隻需稍稍裝修,很快便可搬來入住。從此,她自由了,蘇容若心裡,免不了隱隱雀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