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會,有些機會來的甚至有些出人意料,就在李毅安在英國拿著技術雜誌搜羅著那些在未來有發展潛力的技術時。
很多時候,許多新技術剛剛發明的時候,幾乎沒有多少人會認識到它們所貯藏著的力量,甚至沒有人覺得它代表的就是未來。而所需要的就是有針對性進行“打撈”就行。
而為了能夠進行技術打撈,李毅安甚至特意在倫敦成立了一家公司,聘請專業人才係統性的選擇某些技術,然後有針對性的引進。尤其是是那些不為人們所重視的新技術。更是公司引進的重點。
有時候,有些技術出現的有那麼一點生不逢時,就像英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2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這一技術絕對是世界領先的。
即便是在30年就推出了20萬KW汽輪發電機組的美國,也沒有同類技術。
隻不過這個技術推出的有點兒生不逢時——在40年,在不列顛空戰最激烈時,CEC建成第一台2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戰爭的威脅,讓英國官方選擇了分散式發電,即小型的、分散的,從而降低被轟炸的風險。
“……電站發電機組功率越大,發電量也就越多,看似省錢,但要是被炸彈炸了,那就徹底完了,所以那台大型汽輪電機組,直到現在都扔在CEC的倉庫裡。如果你願意的話,肯定可以以相對廉價的價格買下這一機組。”
聽著傑森這位電力工程師的介紹,李毅安所感興趣的並不僅僅是這台大功率機組,就連同技術也掂記上了。
25萬千瓦!
絕對是世界尖端技術啊!
美國要等到50年代中期才造出30萬KW機組,至於中國直到70年人才造出20萬KW機組,
要是引進這一技術,至少可以保證將來公司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發電機組技術。
而電力是什麼?
電力就是未來!
未來北婆羅洲的發展離不開電力,歐洲的重建以及世界各國的大發展同樣離不開電力,甚至之所以會現在著手去購買發電設備,就是因為戰後電力設施極其搶手——世界各地的重建需要大量的發電機。
許多國家的重建速度,並不是以人力、物資是否充足,而是以電力供應是否充足。就像東德的重建之所以晚於西德,就是因為俄國人拆走大部分發電設施。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會尋找發電設施,提前部局電力設施,以保證將來重建時的電力供應。畢竟想要發展技術建設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個世界,中國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
不就是因為基建狂魔嘛。
這個基建中最基礎的就是交通和電力!
而想要崛起,首先必須要從學習做基建狂魔開始!
而發電廠,是基建狂魔的根基!
但是現在,傑森這麼一說,李毅安連技術都掂記上了。
“CEC願意轉讓技術嗎?”
“什麼?”
傑森一時間,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我是說25萬KW發動機組的技術,他們是否願意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