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事業,往往起源於偶然。
45年嘉禾貿易公司成立時,隻是一家規模中等的,旨在為婆羅洲建立糧食儲備,於國際市場進行糧食貿易的小公司。
但是相比於這個時代的其它糧食企業,它所擁有的卻是近乎於無儘的資源!
“南美的牛肉、小麥以及東南亞的大米。都是歐洲各國市場所急需的,我們可以像俄國人一樣,不一定需要硬通貨,換取機器就好……”
又一次,在辦公室中,麵對著嘉禾貿易公司的幾名高管們,李毅安強調著交易的方式——易貨貿易。
戰後的歐洲各國的手裡都沒什麼硬通貨。沒有美元或者黃金,自然就不能從國際市場購買所需要的物資了,這也是為什麼戰後各農業國商品滯銷,而歐洲市場物資短缺的原因。
這也就是所謂的“美元荒”,以硬通貨短缺為標誌的“美元荒”一直持續到60年代,伴隨著“馬歇爾計劃”以及後來的歐洲複興才慢慢的緩解。
而嘉禾貿易公司,是李毅安特意成立的一家專門從事國際糧油貿易的公司,它所依托的並不僅僅是婆羅洲的商船隊,還有他手裡的外彙儲備——畢竟,在美國的黑市貿易確實是掙了不少,足足十幾個小目標呢!
這些錢就是公司從事國際糧油貿易的底氣所在。用美元從南美和東南亞購買糧食、肉類,再運往歐洲換取婆羅洲建設所需要的機器,可謂是一舉雙得,不僅可以獲得很大的利潤,而且還能加快婆羅洲的建設。
“可是,李長官,眼下歐洲各國很多工廠都正在恢複中,而且俄國人也在出口糧食購買機器,咱們這麼搶,很有可能會抬高機器價格,而且,就眼下來說,婆羅洲還不需要那麼多的機器,僅僅隻是在突尼斯,就積壓了超過三萬台機器設備,在意大利,還有大約十萬台設備等待折運,在德國搜索隊的貨場上,也積壓了超過五萬部各種機器設備,現在相比於機器,我們需要的是工廠的廠房和技術工人。”
作為嘉禾貿易公司經理的李潔白很果斷的道出了現實,指出老板建議中最大的問題——婆羅洲不缺機器。
眼下並不缺機器。
“呃……”
聞言,李毅安愣了愣,確實,他忘記這茬了,但是眼前的大好良機,又怎麼可能錯過的。
“現在歐洲各國貨幣幣值不穩定,它們是會貶值的,如果不換成實物的話,咱們是會吃虧的。”
李毅安之所以會提到易貨貿易,是因為通過向歐洲出口緬甸大米,才讓他想起來曾看過的資料,戰後最初的兩年裡,西歐各國從俄國進口了大量的糧食,進口總額甚至超過美國。
因為進口俄國糧食、肉類,不需要外彙和硬通貨。俄國出口糧食是為了換取機器,以進行戰後重建。即使是俄國本身糧食供應很緊張,他們仍然在千方百計的出口糧食——甚至不惜加大對烏克蘭糧食的征收,這邊剛解放,那邊就要求在烏克蘭征收4億普特的糧食,相當於65.52億公斤糧食,即便是導致饑荒也在所不惜。
重要的是機器,是重建工業所需要的機器。
雖然婆羅洲眼下還沒有大片的水稻田,但李毅安的手裡有充足的硬通貨和船,隻在東南亞收購廉價的大米運到歐洲,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歐洲各國沒有硬通貨也沒關係,和俄國人一樣,婆羅洲也需要機器進行工業化。
但是和俄國不一樣的是,婆羅洲錢是不缺機器的,相比於機器更缺人,即便是買了一堆機器,也是放在那裡生鏽,因為沒有足夠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