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僅僅是他們遭受了很多次轟炸,他們感受到了實力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這裡90%以上的人口都是唐人。
婆羅洲是誰的?
當然是唐人的了。
“唐山的局勢越緊張,移民就會越多啊……”
想到在報紙上看到的說法,於誌德的心裡不由的一陣歎息,一時間,甚至都分不清,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了。畢竟,在大量移民湧入的同時,也意味著在唐山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也就是在這時候,公共汽車到站了,於誌德下車後,就徑直朝著附近的服裝公司走去,這是一家專門加工成衣的服裝公司,一進入工廠,就聽到電動縫紉機的轟鳴聲,那些在燈光下閃爍著漆光的電動縫紉機機身上帶著“PFAFF”的字樣,這是百福縫紉機公司生產的縫紉機,這家公司曾是家德國企業,不僅機器被搬到了南洋,後來品牌還被收購。現在的百福縫紉機不僅自用,而且還出口到其它國家,畢竟,在戰前“百福”就已經是不遜於美國勝家的名牌,隻不過,現在的“PFAFF”卻是南洋,和“BMW”一樣,這些品牌都隱藏著第三帝國的興衰故事。
而縫紉機前的認真工作的女工大都是來自日本,這樣“研修生”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而工資隻有可憐的兩塊錢。
不過即便是如此,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日本女工來到婆羅洲淘金。
在於誌德走進經理辦公室時,公司經理孫偉一見到他,就眉飛色舞的說道。
“於專員,你來的正好,我剛剛接到環球貿易發來的配額訂單,10萬件襯衫,”
“恭喜你啊,孫老板,十萬件襯衫可是一筆大訂單啊,怎麼樣?產能上沒有問題吧?”
“產能上肯定沒有問題。”
不過孫偉還是猶豫道。
“問題是公司那邊希望我能把襯衫成本壓縮60%以上,說這是賣給工人的廉價襯衫,按照目前的成本來說,還談不上廉價,但是你知道,壓縮60%的成本,我試了很多次都不行,至少我做不到。”
“所以呢?”
於誌德想了想問道。
“你是想找些技術人員?”
“差不多吧,咱們太平大學不是有學服裝的嘛,那裡肯定有人能幫忙的,我想,我想……”
孫偉顯得有些猶豫,他就是一個生意人,大學……門檻太高了。
“所以,孫老板想讓太平大學的師生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是嗎?”
“對,對,我可以出錢,對,出錢資助他們研究……”
大學裡的技術水平高,能夠出錢讓他們幫忙解決技術問題,這絕對是件隻賺不虧的事情,不過他們公司就是家小公司,人家大學的門兒會向他敞開嗎?
這個時候,當然要靠這些通產部的專員幫忙了。
對此於誌德的回答倒也爽快。
“行,我回去之後就和那邊聯係一下,應該很快就會給你消息,現在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也很正常,我幫你聯係一下,然後你們互相溝通。”
南洋真正的變化在什麼地方?其實,就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現在正在形成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過去大學就是大學,企業就是企業,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聯係呢?
但是現在在官方的主導下,事情正在發生變化,以後企業家會越來越習慣於與大學以及相應的專業機構進行合作,從而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這種變化最終會促成整個南洋的崛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