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打造產業航母(第三更,求訂閱)(2 / 2)

“質量,是一個品牌的關鍵,你們要記住一點,你們的荷花,不僅僅是荷花,而是“Made in Nanyang”的一部分,你們的聲譽關係於整個“南洋製造”的聲譽。”

雖然李毅安實際上並沒有經商的經曆,但是並不妨礙他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去形成他自己的產業觀念。

“南洋是個小國,想要發展經濟就非得以“貿易立國”為基本國策,這個“貿易立國”就是對外出口,但是如何世界貿易中爭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頓了頓,李毅安看著朱廠長和周圍陪同的官員們說道。

“如果把世界貿易當成大海的話,南洋的工廠出去單打獨鬥的話,就是一艘艘小艇,小帆船,這樣的小船肯定是走不遠的,所以,我們要打造自己的產業航母,這個產業航母是什麼?就是一個整體!南洋的工業產業,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所有的工廠企業都是這個產業航母中的一部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才是李毅安的產業觀,這一點,另一個世界的日韓兩國就做的非常好,他們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從來都是共同進退,他們在爭取國外訂單時,如果有競爭,甚至會私下溝通,達成一個價格上的君子協定,他們所確保不僅僅是企業利潤,還確保了國家的發展潛力。而反觀國商在海外市場,互相競爭的時候,可以卷到讓自己懷疑人生。

後世很多人得意洋洋的說什麼,唐山的企業一旦打破歐美日韓的技術壟斷後,就能把同行開出來的天價打成了白菜價。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盾構機,在唐山的企業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對盾構機壟斷後,立即把其價格直接腰斬。

這甚至被很多人作為唐山打破技術壟斷的經典被廣為傳播,隻要一提到白菜價,勢必會提道盾構機。可是沒有人注意到在盾構機被打成白菜價的背後,被卷到懷疑人生的並不僅僅隻有西方國家,還有唐山多年生產盾構機的同行,他們之間用價格戰把彼此卷到了懷疑人生。儘管到最後確實像他們說的那樣,國產盾構機靠著白菜價,幾乎搶走了西方盾構機生產商的全部市場,但是然後呢?賣的仍然是白菜價,甚至那些廠家賣幾十台機器都沒有過去,彆人賣一台機器掙的錢多。而為了擊敗競爭對手,其實也就是國內的同行而已,他們之間繼續在那裡卷著價格。

在國產盾構機出海的背後是極其微薄的利潤,這實際上透支了企業整體的利潤率,因為企業生產利潤的降低,企業主管會降低成本,會把第一刀砍向人力成本,導致技術設計人員無法加薪,工人收入無法增漲,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卷死“對手”。這才是“白菜價”最真實的一麵,看似輝煌的背後,是國商惡性競爭,互相對卷的“傳統”,而代價是人力成本壓縮到極致。

在高端技術裝備上,大廠們彼此競爭把高端裝備卷得外人和自己都懷疑人員。在低端生產上,國商們更是卷到了極致。李毅安曾聽說過“洋山機”之類做小五金件的企業,工廠開在自建房裡,人工是自己。利潤基本是自己的工資。它們靠製造小五金件以後剩下的鐵屑贏利!而且為了降低成本,有的工廠晚上開工,利用晚上電費便宜,工廠一共兩個人,晚上輪著來。

這種自己卷自己卷出來的“白菜價”到底是好是壞,就是仁者見仁了。而這個“白菜價”看似卷死了彆人,實際上也卷死了自己,“洋山機”那種人工、鐵屑才是利潤的生產方式能持續多久?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完全靠做牛做馬卷出來的那一點利潤,是卷不出發達國家的。

這正因如此,李毅安才會一直強調“南洋是一個整體,南洋企業之間嚴禁惡性競爭”,甚至不惜通過銀行、公司等行業機構,來確保南洋的企業,不會彼此之間采用低價傾銷式的惡性競爭。從而保證所有的企業都可以獲得從來適當的利潤,如果有企業敢於打破這個禁忌,那麼勢必會受到整個行業的打壓。

當然還有就是質量上,其實,相比於價格,李毅安更希望南洋的廠商可以卷一下質量,通過質量上的競爭來贏得市場,而不是互卷價格,最後弄的一地雞毛。

當然這是相對的,其實直到現在,南洋貨都是靠著廉價去競爭,隻不過,這個廉價是控製在一定的底限內,甚至由通產部的專家學者有針對性的針對外國產品進行核算。

“南洋有十幾萬家企業,但實際上,南洋就是一家企業,我們的員工是3300萬人!所以,每一個工廠、每一個工人,都是“Made in Nanyang”的一部分!這樣我們才能擰成一股繩,駕駛著一艘產業航母的方式,去出海撈金!”

頓了頓,李毅安接著說道:

“而什麼是“Made in Nanyang”?我們的宗旨是——不求最貴,但求最好!”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