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非洲農業產業化(第二更,求訂閱)(2 / 2)

李潔白直接了當的說道。

“我們需要大塊的殖民地!”

“殖民地?”

李毅安的眉頭一跳,他並沒有說什麼殖民時代已經結束了,畢竟殖民地的形式分為很多種,並不一定非要直接占領,那才叫殖民地。

於是他順著李潔白的話說道。

“你的意思是在殖民地上開展糧食種植業嗎?”

“是的,閣下,”

李潔白他站起身來,繞過辦公桌走到一旁帶著世界地圖的牆邊,說道。

“因為我們是英聯邦成員,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英聯邦成員的優勢,在英國的殖民地進行農業投資開發,現在大英帝國雖然日薄西山,但是仍然擁有廣闊的非洲殖民地,那些殖民地之中,有很多地方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從農業上來說,僅僅隻有羅德西亞地區進行了農業開發。”

英國對非洲農業的開發……幾乎約等於沒有,這倒不是說英國沒有意識到非洲的潛力,而是因為相比於非洲,英國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幾個親兒子提供的農牧產品,而且相比於印度成熟的農業供應鏈,英國完全沒有必要費時費力,在非洲的開發什麼農業。所以直到非洲殖民地獨立,非洲仍然保持著其原始風貌。

至於羅德西亞則是有一個另類――19世紀末,賽西爾.羅德斯也就是戴斯比創始人,發起向非洲腹地大進軍時,他麾下的雇傭兵征服了非洲廣闊的腹地,而羅德西亞正是以其名字命名,在完成征服之後,雇傭兵和南非警察在羅德西亞獲得了大片的土地,於是他們在當地建立起了大農場,從而讓羅德西亞成為非洲非常罕見的大糧倉,至於非洲春它的地區,雖然有白人農場,但是規模遠無法與羅德西亞相比。

“以非洲東部為例,當地土地極其遼闊,但是80%的土地都沒有經過開發,雖然戰後白人加大了對非洲農業開發力度,但是受限於資金和官方的冷淡,開發力度非常有限。”

可不就是有限嘛,直到幾十年後,非洲還是一片蠻荒之地,絕大多數非洲人都過著一成不變的原始生活。甚至還屢屢發生饑荒。

“而非洲東部地區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玉米、小麥以及大豆,雖然有旱季,可是如果有良好的灌溉設施,一年兩熟也不是問題,而且玉米、大豆都有成熟機械種植和收割設備,即使是機械設備成熟,當地也有充足的本地勞動力可供使用,那些黑人勤勞且溫順,是極其合適的勞工對象……”

聽著李潔白提到黑人勤勞且溫順的時候,李毅安簡直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因為這和他在另一個世界對黑人的印象是截然相反的,事實上,這個時代的黑人形象真的很不錯啊。

在美國南部,他們勤勤懇懇的摘棉花,在非洲他們溫順的服侍著主人,可以說在白人的調教下,現在的黑人絕對是勤勞溫順的象征。

是什麼導致幾十年後他們的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當然,對於他們是真勤勞還是假溫順,李毅安並不在意,畢竟,那些人都是可有可無的罷了。

反倒是李潔白的建議,讓他看到了另一個機會――進軍非洲的機會!

儘管在此之前李毅安就對非洲野心勃勃,甚至就連同“九頭蛇”,在一定程度也是為了將來在非洲等的布局,但一直都隻是局限於野心,畢竟很多時候野心是需要實力是配合,儘管李毅安有意染指非洲,但是絕不意味著,要不惜代價的與美蘇爭取非洲――在冷戰期間,出於冷戰的需求,美蘇等國揮舞著鈔票、武器爭奪非洲獨立國家,他們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得到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得到!

相比於美蘇等國,李毅安的想法非常簡單――利益,就是趁著非洲獨立的浪潮,通過在當地投資開發礦產資源獲取相應的利益。

但是這樣的開發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南洋的工業規模,隻有工業規模足夠大,才能夠吸納非洲的礦產資源,而另一個前提,則是對當地的影響力,沒有一定的影響力,又怎麼可能大規模的投資礦產資源呢?

就目前來說,這兩點都不是南陽所具備的,第一,以南陽目前的工業規模來說,壓根兒就不需要來自非洲的礦產資源,畢竟去開發那裡的礦產資源是需要大量資金的,相比於投資非洲的礦產資源耗費的大量財力,更簡單的方法是通過國際貿易來解決對於礦產資源的需。第二,南陽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是零,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非洲……自然也就是隻能想想了。

現在,李潔白的建議卻指出了另一個方向――非洲的農業化!

非洲的農業化,當然不是為了非洲的農業發展,也不是為了改善當地人的生活。其實,並不是非洲的農業化,而是把非洲變成南洋的農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