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米粒堅又偉大了(第三更,求訂閱)(2 / 2)

……

這一天,九月十五日。

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月的精心準備之後,數萬美軍士兵乘坐登陸艇,在數百艘軍艦以及上千架戰機的掩護下向仁川發起浩浩蕩蕩的登陸戰。

這是自二戰結束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戰,一旦成功便可徹底扭轉眼下對美軍極度不利的戰爭局麵,失敗則會給美軍帶來滅頂之災。

儘管半島的戰爭剛剛爆發三個月,麵對來自北方的壓倒性的攻勢,韓軍和聯合國軍節節敗退,被迫在釜山設置環形防禦圈做最後抵抗。被圍困在釜山的聯合國軍形勢十分危急,隨時都有可能被趕下大海。

為解釜山之圍,時任美國駐遠東部隊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大帥提出在仁川進行登陸作戰計劃,在敵人後方登陸切斷北朝軍的退路,然後聯合釜山守軍進行南北夾擊,以扭轉戰局。

經過一係列的精心準備和策劃之後,

9月15日早上6時30分,在經過軍艦和飛機多日轟炸和炮擊後,美國第10軍的先頭部隊在月尾島北部的綠灘登陸,首日的戰鬥進行得相當順利,第二天,遇到微弱的抵抗後,隻付出很少代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就攻下仁川市區。在兩天的戰鬥中,美軍陸戰隊的傷亡人數僅是24人,1人失蹤,195人負傷。至此,仁川登陸已經成功,隨即美軍在鞏固灘頭的同時,準備向內陸進攻。

9月15日夜,守衛在釜山的第八軍司令沃克得知仁川登陸已經成功後,立即指揮手下部隊於16日零時開始全線反攻。

仁川登陸的新聞傳到南洋時,已經是 16日中午了,但是在新聞界得知這個新聞之前,李毅安就已經知道了仁川登陸成功的消息。

並不是因為麥天皇的作風高調——身邊總跟隨著大批的記者,作為美軍之中最喜歡新聞媒體打交道的將軍,他最喜歡的就是借新聞媒體吹噓自己。

而是因為早在仁川登陸前,南洋就已經獲得了相應的情報,甚至還間接參與其中,在麥大帥計劃實施仁川登陸前,海軍仍未從戰後裁軍行動中恢複過來,很多海軍登陸艇及兩棲戰艦已經被出售、作為廢物被拆毀。

而擁有大量登陸艇及兩棲艦的南洋,就成了求助對象,其實,也談不上求助,就是美國方麵要求南洋歸還部分其援助的登陸艦艇,當然,作為補償,南洋得到了八艘驅逐艦,算起來於南洋來說倒也很劃算,畢竟,隨著唐山移民大門的關閉,南洋已經不需要那麼多登陸艦艇了。

和曆史上一樣,仁川登陸的成功,讓美國人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強大,因為之前在半島的不斷失敗,為了打消盟國的疑慮,美國人自然把這次兩棲登陸戰的勝利,吹噓成為自九州登陸以來最偉大的軍事冒險,而且吹噓成為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偉大的軍事勝利。從而證明我大米粒堅天下無敵,依然是藍星的 no.1。

“現在麥大帥用一場偉大的勝利,讓全世界質疑美國的聲音閉上了他們的嘴巴。”

紐約時報的報道,頗有種揚眉吐氣既視感,畢竟,之前的接連挫敗,實在是太讓人憋屈了,在大田甚至就連美國的將軍都被人俘虜了,這甚至讓人懷疑美國是不是又要在半島重蹈菲律賓的覆轍。

甚至,在有的人看來,美國的失敗和戰後美軍的大裁軍有著直接的聯係——當然了,這不過隻是理由和借口而已,為了半島的慘敗開脫罷了。

這下好了,來自半島的勝利。終於讓人們長鬆了一口氣。

那些美國人終於再一次揚眉吐氣了。

多虧了麥大帥,美國終於再次偉大起來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