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危機中的機遇(第二更,求訂閱)(2 / 2)

他所關心的是南洋的經濟。

在另一個世界,石油危機中,戰後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德國與日本都陷入經濟衰退之中,當年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為-3.25%!

那麼南洋呢?

在未來的這場石油危機之中,南陽的經濟會是什麼模樣呢?

“這才是真正的卡脖子啊!”

嘴上這麼自言自語著,李毅安的心裡已經浮現出了一個念頭――現在,立即建立石油儲備。

“可以趁著現在的低價先建立石油儲備,就像美國一樣……不對,應該是像未來的美國一樣。”

正是石油危機,導致了美國和西方主要國家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儘管在美國倡議下,13個國家聚集於華盛頓,成立了國際能源機構,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可是隨後接連爆發的兩次石油危機證明,石油儲備也就是能應一時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

畢竟麵對石油危機,各國建立的石油儲備總量是極其有限的,雖然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緩解壓力。

但是所發揮的作用卻很有限,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問題的根本是什麼?”

李毅安自問自答道。

“就是石油啊!”

石油!

石油是一種礦產品,像所有的礦產品一樣有自己的價格。這種價格基本上受兩種因素控製:其一是在世界經濟工業發展,這種礦物的必須性;其二則是這種資源的稀有性。

石油是非常常見的礦產資源。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分布,但是它的分布又是高度集中的,比如波斯灣地區、北美地區、墨西哥沿岸和馬拉開波湖地區、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西歐北海地區、北非地中海沿岸……

也正是它的集中,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的集中,讓石油有了被壟斷的可能。於是乎有了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讓中東產油國家有了“以石油為武器”的選擇。

也由此引發了7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整個西方世界的經濟大衰退。這場經濟大賽隊一直持續了整整十餘年。

也正是從那個時代開始,中東土豪國崛起了,崛起的並不僅僅隻是土豪,還有諸如宗教擴張等一係列的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離南洋很遙遠,但是二十三年後的南洋,有可能在石油危機之中,置身事外嗎?

顯然不太可能,南洋的經濟在未來必定會與歐美各國高度捆綁在一起,這是沒有任何選擇的,畢竟,南洋的是“以貿易立國”,對歐洲發達國家的市場有高度的依賴性,當歐美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的時候,勢必會重創南洋的經濟,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次石油危機中,日本受傷最嚴重的根本原因――經濟依賴歐美市場。

“即便是建立石油儲備,也不能從危機中置身事外,石油危機,石油危機……”

正在踱著步子的,李毅安就這樣來回在辦公室裡踱著步子,所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是他想事情時的習慣。

“危機,危機是沒錯,可同樣也是機遇啊,就像,就像日本車一樣!不就是靠著石油危機,敲開了美國市場的大門的嗎?”

石油危機極大影響了用戶的購車偏好和購車習慣,日本車以其省油、經濟、價格便宜的特點,開始受到消費者青睞。日本汽車由此也迎來了走向世界的風口。借助石油危機的機遇,日係車最終成為全球汽車的重要一極。日本汽車經濟省油的特點讓其在全球風靡開來,並且一舉打開了崇尚大馬力的美國市場。再加上精益製造帶來的成本下降,日本汽車總產量在1980年突破11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汽車生產和出口國。

到後來,在日本半導體、家電產業相繼沒落後,汽車產業對日本而言至關重要,甚至成為了日本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這不正是石油危機帶來的機遇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