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南洋亮劍(第四更,求訂閱)(1 / 2)

在產業轉移的同時,提升裝備水平!

對於南洋工業界來說,絕對是一件極其有益的事情,這不僅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能增強產業的競爭力。同時還可以大幅度提升南洋的裝備製造水平。

不得不說,左孝翰的這個建議確實說到了李毅安的心裡頭。

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提升裝備水平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需要官方、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現在左孝翰拉著金融界一起做的做法,也讓李毅安深以為然的說道。

“通過金融界的金融支持幫助企業進行設備的升級換代,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我看通商產業部可以出台一個方案,再進一步完善一下。”

李毅安想了想,又補充道。

“但要注意一點,就是必須要避免有人趁機套取貸款,在機器設備的淘汰上設定一定的年限。”

有些事情是需要防患於未燃的,提前預防,其實一直以來,南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相信人。

這一特點是受益於德國的工程師,德國的工程師甚至可以說德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不相信人。

因為是人都會犯錯,都會有誤差,特彆是在生產環節,這些人引入的負麵影響經過流水線的每個環節逐級放大,必然會最終影響產品的品質。

整個產品的生產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終產品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國人提高品質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產環節要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響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機器能簡單執行的。

而這種德國式工程思緒,不僅在南洋的企業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廣,就連同政府當局,也受這一思緒的影響,在製定相應的法律時,也都對人持懷疑態度,甚至有“防官如防賊”的說法,有時候寧肯方案複雜一點,效率低一點,事情麻煩一點,也決不讓大權在握的人中飽私囊甚至為非作歹。

總之,很多事情是要在設計階段就需要加以防範。在簡單的了解了一下南洋的產業轉移情況之後,在左孝翰他們離開之後,李毅安又讓辦公室給孫德林打了個電話,現在對於南陽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樣把手伸進馬來亞,不僅僅隻是把手伸進去,而是按照自己的意誌去把馬來亞變成南洋的馬來亞。

半個多小時後,孫德林剛一進辦公室,就看到閣下正站在地圖前思索著什麼。

“德林,你看……”

手指著馬來半島的地圖,李毅安說道。

“按照我們與英國人達成的協議,我們的部隊很快就會進入馬來亞,現在,民解的主要活動地區是在這一帶,他們的總兵力大概6000人左右……”

其實,這些情報孫德林都是很清楚的,但他仍然聽著閣下把這些一一講完。

“參謀部那邊覺得我們需要派出多少部隊?才能把馬來亞的局勢穩定下來。”

說罷,李毅安就把目光投向孫德林。

“閣下,根據情報部門的分析,再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參謀部的計劃分成三個階段,即阻、圍、剿。首先馬來亞與暹羅的北方邊境地區,通過施放落葉劑先建寬度為10公裡的荒漠區,在這一區域內設立多道鐵絲網,在鐵絲網之間布置哨塔、埋設地雷,定時噴灑除草劑,確保的軍事行動期間,區域內的荒漠化,同時在海岸兩側領海內,設定軍事禁航區,任何船隻進入一率擊沉,從根本上阻止外援的可能……”

站在地圖前,孫德林一一介紹著參謀部製定的作戰計劃,對於清剿作戰,他們還是比較擅長的,畢竟,當初在婆羅洲不僅有日軍殘兵,還有一些地方武裝。

“第二步就是圍,利用鐵絲網、哨戒、警戒溝,采取堡壘推進,據點推進的方式,一步步的縮小其活動區域,最終將其限製在雨林區域內,下一步就是武力清剿,參謀部的方案時,首先使用空中力量對其實施打擊,即通過設立空中偵察,一但發現煙霧或者村落,就立即實施轟炸,有棗沒棗打三竿,總之,讓其陷疲於奔跑的狀態,與此同時,可以使用直升機實施機降作戰,建議投入陸軍突擊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