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棲攻擊艦是南洋特有的艦隻,實際上,南洋發展這一艦種,並不僅僅隻是因為在“漁區衝突”中,直升機與航空母艦的結合,讓海軍看到了一種新的作戰方式,更重要的是李毅安的提醒。
當時考慮到南洋特殊的雨林地形,出於自身安全的需要,李毅安特意讓陸海軍對直升機的使用加以關注和研究,因為英國贈送的護航母艦噸位不大,所以,就直接改為成了直升機母艦,也就是兩棲艦,並且研究了一係列的新式戰術。
空中攔截就是其中的一個科目,在沒有直升飛機之前,這種科目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一場海上攔截演習自然是大獲成功,在海上的演練進行的同時,從南洋本土起飛的b24轟炸機,也飛抵了目標海域,開始對“假想敵”的軍火庫,機場以及港口等軍事目標實施轟炸。
而最後一步則是一場登陸演習——為了阻止“假想敵對馬來亞內部事務的乾涉”,海軍陸戰隊登陸寬度僅有數十公裡的地峽,建立安全隔離地帶,以阻止假想敵對反叛武裝的援助。
這無疑才是整場演習的重點所在,就是告訴對方,如果你自己想死的話,肯定會滿足你的。
最後,前後三天一場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習才結束,在演習結束之後,特混艦隊繼續對暹羅灣進行巡邏。
……
“……我們的演習進行了三天,暹羅方麵進行了五天的抗議,大概有上百萬人參加了這一活動,其甚至通過駐聯合國代表,表示抗議,指責我們是在威脅他們國家安全。”
作為外交總長的李國仁,看著閣下一一彙報著演習所引起的爭議。
“每一次的演習都會引起各方的關注,暹羅方麵會這麼想,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
放下手中的筆,李毅安看著李國仁說道。
“這一次沒錯,就是針對他,如果暹羅繼續插手馬來亞事務,向反叛組織提供武器以及物資援助,那麼演習就有可能弄假成真!”
“我們需要這麼回答他們嗎?”
李國仁問道,
“需要告訴他們的是——南洋的耐心是有限的。”
其實,這場演習不過隻是在演戲,是演給全世界看的,畢竟,有了維辛斯基的承諾,最多半年,馬來亞的就會徹底平靜下來,但是對於外界來說,南洋之所以能夠迅速平定馬來危機,就是因為這場演習讓暹羅方麵退縮了,選擇了停止對馬來方麵的援助,這是危機結束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隻是給外界看的而已。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通過這場演習,南洋確實在威懾各國。
在李毅安此時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念頭——也許將來,可以年年搞類似的演習,就像蘇俄的“西方係列演習”一樣,不為其他,就是為了威懾,為了威懾各方,讓他們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
在心裡浮現出這個詞的時候,李毅安突然覺得原本不香的戰略轟炸機,突然之間變得香甜起來,有什麼比戰略轟炸機,更具威懾性的呢?
甚至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另一個世界的那句名言——“抗議千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翅膀扇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