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翼根布置發動機有它的優勢,當然也有它的劣勢,所以我就把機翼下的兩台發動機移動到尾部,改用T形尾翼。這樣的設計既減少了機翼的彎曲,提高了結構強度,在更有效發揮機翼的升力優勢,又降低了發動機的噪音和振動,改善了客艙的舒適性,不僅如此,你看它的發動機吊艙。”
指著遠處的那架飛機,李毅安說道。
“按照我對717的設想,它是一種支線飛機,起降的機場呢,大抵上都是一些環境相對較差的二線機場,那些機場跑道上出現異物的可能性遠大於大型機場,所以發動機離地太低也會比較容易吸入異物,發動機安設在尾部最好的大好就是令它們距離跑道高度更大,更難吸入異物。”
終於,在李毅安的解釋中,張廷鵬心中的疑惑總算是得到了解釋,甚至他都覺得,沒有比李毅安更懂飛機設計。
確實沒有人比李毅安更懂飛機,他不僅懂飛機設計,而且還更懂市場。
“將來,我們的飛機麵對的市場並不僅僅隻是南洋,還有海外市場,不要說未來殖民地接連獨立後,那些國家的需求有很多,就是歐美國家也有相應的需求,我們不僅要把707和和717這些客機賣到亞非拉國家,還要把它們賣到美國和歐洲,甚至……”
就在李毅安想要說什麼剛開始可以不顧利潤,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隻要先把市場占下來,卷死對方再說的時候,他突然打住了,原因無它,為什麼要把這樣的工業皇冠賣出白菜價啊,賣了白菜價,最後吃虧的是誰?
不還是南洋自己的產業工人和工程師嘛!
自己卷死自己……那得是多傻啊!
至於如何搶奪世界客機市場,李毅安的心裡早就有了打算,就是時間差――利用用慧星接連失事後,所形成的市場空白,趁機打開市場,要知道波音707現在還沒影呢。至少還要再等6年,他才會出現,在慧星客機失事停飛之後,南洋的707以及717,將是全世界唯二的噴氣式客機。
這樣的市場空白再加適當的營銷,要是還不掙錢的話,那可就真對不起老天爺了。
另外在與波音的競爭上,李毅安壓根就沒想過打死波音,姑且不說這是不現實的,就是美國也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為了幫助波音,美國不知道在這方麵做了多少下三濫的事情。
其實隻需要與波音平分秋色,能夠在六七十年代主導歐洲的航空市場,加上一些第三世界的訂單,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至於波音公司,就算是隻剩下美國市場,它也會活得很好,更不要提美國對南北美洲都具有壓倒性的影響力?所以能夠達到後世空客公司的地位,差不多就是李毅安最大的野心了。
而眼下這個先發優勢能不能利用好,就看雲集了德國、意大利以部分法國優秀飛機工程們設計的707以及711是否安全可靠了。
相比較於幾十年後,在波音、麥道等美國公司的打壓下,殺出重圍的空中客車,南洋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先發優勢!
雖然彗星開創了噴氣式客機的時代,但是最終是波音707把民用航空帶進了噴氣時代,也正因如此,哪怕是與之競爭的道格拉斯等公司,也不得不沿用由波音公司幫助製定了現代民航的規範。
而波音飛機的某些設計習慣和操縱習慣,由此的深入了飛行員的心,很多飛行員自然認為隻有這樣的才能飛,才是最安全的!甚至引申出波音這樣的飛機才是飛機的結論!
直到空客帶來了側杆電傳操縱才而顛覆了之前波音的格局――飛行員的一句“我有小桌子喝咖啡”,不知道讓多少波音飛行員為之羨慕。
現在隻要南洋的c係列客機出現在波音客機的前麵,而且能夠安全穩定的運營,那麼,勢必就能夠擺脫幾十年後波音對空客的利用專利以及民航規範等條件的鉗製,甚至南洋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這樣的先發優勢,對於將引領世界民航進入噴氣時代c係噴氣式客機來說,應該不會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恰在這時,圍在飛機周圍的人們散開了,c717客機要試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