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協商洽談(第一更,求訂閱)(1 / 2)

在九州航空公司從福岡飛往長安的班機上,靠窗口坐著的男人,看起來沉默寡言,一副不易接近的樣子。

在很多時候這副模樣肯定會吸引彆人的注意。

在他旁邊坐著的鄭漢傑幾次想同他攀談,因為看到對方興趣不大,便獨自讀起《健將》雜誌來,這是一本體育雜誌,封麵上的人物不是彆人,正在奧運會上獨得兩塊金牌的奧運冠軍楊武。

彆說是在南洋,就是在九州也知道他的大名,畢竟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雙冠王。

奧運會金牌人家一下子得到了兩塊!這樣的人物又怎麼可能不為人們所熟知呢?

在鄭漢傑津津有味的看著雜誌時,他的鄰座注視著窗外:班機正在向南飛著,離開了秋風瑟瑟的九州島,飛越大海向著位於赤道的南洋前進。

這架飛機上的乘客身份各異,他們之中有商人,有官員,甚至還有遊客——過去的幾年之中已經有不少南陽人開始到國外旅遊了。

到了冬天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到九州來看雪。其實,北海道的雪更大,更好看,在那裡甚至還可以滑雪。不過那裡是北日本,在俄國人的控製下,這種情況下自然沒有多少人感到那邊去了。

而九州嘛。

說起來是外國,可是和南洋沒有什麼區彆,畢竟,這裡同樣也說著華語,至於說日語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窗口的這位旅客無疑是唐人,雖然他的身高看起來並不怎麼高,但是華語說的流利嫻熟,甚至還帶著些許蘇南口音,所以鄭漢傑絲毫也不懷疑坐在自己旁邊的是一位同胞。

為了能夠順利的擴建工廠,常田四郎和不少日本商人一樣,把目光投向了南洋,從南洋進口機器,其實,在九州也有一些生產紡織機械的工廠,不過他們自己都需要從南洋進口機械設備,自然不可能賣機械設備給他們了。

不過他的估計真是大錯而特錯了。他旁邊的那個人,四十年前出生在滬海,名叫常田四郎,是一個日本商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一家日本商社的職員,在他十歲那年,他的父親投資了一家紗廠,後來紗廠越做越大。

在這幾名美國的官員通過海關後,他們很快就坐上了美國駐長安大使館的汽車離開了,而與時同時,外交部門也得知了他們的到來,次日上午,他們就在一起舉行會議,商談準備工作。

常田四郎在心裡這麼盤算著的時候,飛機已經正在大海上飛行著,很快就飛到了菲律賓的上空。

“無論如何,都要把機器買到手,必須要抓住最後一波戰爭景氣。”

儘管戰前日本可以生產各種紡織機械,但是現在……日本基本上失去了生產機械設備的能力,不僅僅是因為大部分的設備被拆遷,還有一個原因是戰爭結束後,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被迫到南洋謀生,現在即便是日本重建了一些工廠,但是受限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水平,大多數機械設備都需要進口,紡織機械同樣也是如此。

此後的幾年,憑著多年經商的經驗,他很快就重新辦起了紗廠,在過去的兩年間,得益於半島戰爭帶來的景氣,他的工廠贏利越來越多,這次他來南洋,就是為了采購設備。

幾個小時之後,飛機飛抵了長安。在這架從福岡飛來的班機上,並不僅僅隻有他們,還有幾名來自東京的美國官員,他們過來是為了總統的訪問做前站準備的。

其實前期的準備,大抵上就是通過溝通,商定對方的隨行人員,以及接待工作,什麼酒店的安排啦,什麼安保措施啦。如此種種。

在戰爭期間,儘管常田四郎也被征召入伍,但是憑借著父親的關係,他並沒有去前線,而是在滬海負責後勤,實際上,就是在自家的工廠裡,在日本戰敗後,工廠作為敵產被沒收時,靠著一嘴流利的華語,他在滬海等地躲了半年,然後乘船逃回了日本。

很快,雙方商討的結果,就由李國仁上報給了李毅安。

“告訴他們,在杜魯門總統的專機進入南洋領空後,南洋會派遣飛機伴隨護航。”

儘管嘴上說著不需要特彆的準備,但是為了迎接杜魯門的到來,李毅安那也是操碎了心,甚至還親自檢查國宴的菜譜。至於安全問題,當然也要特彆關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