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我這是要拯救老大哥的節奏啊。”
拯救蘇聯!
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樣救世主,但是現在,李毅安發現自己正在朝著救世主的方向發展著。
在另一個世界,蘇聯崩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濟上的崩潰,而這種崩潰不是沒有原因的——就是經濟止步不前,幾十年如一日的經濟僵化。
按照後世的說法,蘇聯在經濟上唯一可以自救的機會,就是柯西金的經濟改革!
隻可惜,柯西金的改革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
柯西金改革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以軍工複合體和國營大商店、集體農場為首的國有企業巨頭獲取了新一波經濟計劃和全球性的能源危機所帶來的暴利,靠著剝削加盟國和輸出低端的粗加工產品與能源化工,創造了70年代中期的“經濟繁榮”,使得保守力量徹底壟斷了經濟係統,並且還在不斷侵吞經濟結構的同時形成了嚴重膨脹的“國有寡頭”食利集團,使得蘇聯的經濟發展和轉型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而這種畸形的發展又讓蘇聯末期的民生難以保障,人們在經濟遲滯的產業導向模式中煎熬著,度過了二十餘年灰暗而失活的低質量生活。在赫魯曉夫時期,蘇聯上下都秉持著一種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強硬觀點,認為蘇聯的政治經濟優勢會在下進一步釋放出來並最終趕超資本主義國家。而到了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一種絕望而消極的情緒彌漫在全蘇,所有的人都知道整個社會在混吃等死,隻有伏特加的銷量穩步增長……”
回憶著另一個世界,無數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的分析,李毅安的眉頭輕揚,嘴角上翹,甚至有一種眉飛色舞的感覺。
“沒有了石油外彙,他們就必須要改革,而那個時候,蘇聯是有時間有資金也是有能力進行改革的,這樣一來,也就不可能出現八零年代的危機,即便是爆發危機,也不可能爆發係統性的危機,最終摧毀了整個蘇聯……”
實際,對於和蘇聯打交道,他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甚至可以說是小心的。在歐洲有句諺語:和俄國人握完手之後,要好好檢查檢查自己的手指頭有沒有被掰下來一根。
這是人家和俄國人打了幾百年交道積累的經驗,是否正確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必須要小心為上。
但是,拯救蘇聯,或者說,讓冷戰繼續進行下去。
對於南洋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隻要蘇俄的威脅存在一天,那麼,美國就必須拉攏南洋!”
想到這,李毅安就在紙上推演了一下,就像他在穿越前看過的那本《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的主角一樣,開始了對未來的推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