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於朗格在二戰期間為NC做過大量的精密軍表,德國戰敗後自然受到牽連,蘇聯拿走了大量的庫存產品、機器設備和圖紙。
剩下的一點機芯被國有化成立的企業拚出一些產品,利用朗格的名氣銷售,再後來朗格這個品牌也被取消,統一以格拉蘇蒂或者GUB的商標作為品牌。
而朗格家族的第四代傳人瓦爾特·朗格,戰後跑到了西德,雖然曆經磨難,但他心中複興家族品牌的那團火始終沒有熄滅,後來他與盟軍特遣隊取得了聯係,在律師的幫助下,將朗格品牌轉讓給婆羅洲公司,然後在公司的幫助下,在南洋重建了朗格公司。
儘管它的設備都是全新采購的,但是公司的工程師和技師卻都是來自格拉蘇蒂地區,其中不乏極其寶貴的高級製表師,正是靠著他們,朗格迅速成為了南洋最知名的鐘表製造商,而其製造的各種鐘表以及計時器也靠戰前“朗格”上百年的底蘊迅速打入了國際市場。
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如此,人們認的是品牌。
一但品牌形成了,很難輕易動搖這種品牌認知,而南洋35%的品牌都源自於德國,尤其是東德,其原因就在於,東德戰後的國有化,導致大量品牌商標被埋沒,其中有些品牌持有人逃到了西德,在複興無望的情況下,通過律師出售給了南洋,以獲得養家糊口的資金,還有一些則是南洋通過代理機構從東德官方購買
。
買回的商標固然可以幫助南洋貨打著“知名品牌”的偽裝,迅速進入國際市場,但是更重要的是技術,在這一點上,朗格是非常重視的,不僅進一步研究了鐘表技術,讓南洋的朗格很快又以頂級名表的麵目出現在表壇。與此同時,朗格的試驗室內,還在研製著新型鐘表。
“這就是我們石英表?”
在朗格的試驗室內,瓦爾特·朗格扶著眼鏡,看著麵前的這塊手表,有些好奇的看著它的內部結構,它的結構與普通手表是截然不同,因為戰前就生產製造過石英鐘,所以他很清楚,這塊手表的含金量。良久才說到。
“真的沒想到,你們能把石英表製作的如此小巧。”
石英鐘早在二八年,就被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了,準確度達?30年隻偏差?1秒鐘,此後石英鐘成為全球時間的標準,直到幾年前才被原子鐘取代為止。
在戰爭期間,朗格也大量生產石英鐘。但是石英要進入手表領域還有兩大障礙,首先是其使用的石英振蕩器使用的是天然石英,幾乎都來自巴西,有產能限製,其次是無法縮小到能戴在手腕上的程度。早期無法將石英精確切小,而石英鐘搭配的是笨重的真空管電路,不僅難以縮小到手表內,當時更一度認為不可能成本降低到能大量商業應用。
但是戰後的技術進下突破這些障礙。十年前,貝爾實驗室發明水熱合成法合成石英,而南洋的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提供廉價的電子零件;尤其是兩年前,光蝕刻技術在南洋誕生,儘管它是用來蝕刻矽晶圓的,但也可用來蝕刻石英,以切出微小石英塊,可打造出更小的石英振蕩器,於是石英表的技術基礎終於萬事俱備。
而早在幾年前,朗格就已經決定設計和批量生產精確的電子表——其實,這是李毅安的決策,之所以要求朗格研究石英表,甚至還從商城中拿出了一些樣器。
表麵上研製石英鐘表是管理層為研發團隊設定了新的目標:為六零年奧運會開發便攜式石英鐘,儘管歐米茄手表壟斷了奧運會計時器,但是主辦國可以選擇其它品牌的石英鐘作為官方計時。
於是朗格便開始了這方麵的研製,並且雇傭幾名電子工程師,終於在五八年2月,研發成功便攜式計時鐘,並在亞運會上得到了應用,
隨後,小型石英鐘投入市場後,立即受到市場的追捧,接著,工程師致力於對時鐘進行小型化改進,先是在去年變為大型懷表,而現在呈現在人們麵前的則是腕表。
世界上第一塊石英表!
“它的售價核算出來了嗎?是多少?”
瓦爾特問道。
“2500元。”
這個報價一出來,那怕是朗格表不乏高檔手表,但瓦爾特仍然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這差不多相當於一輛中檔小汽車了。
這樣的高檔手表,普通人可買不起!那怕就是朗格高檔手表,差不多也就是隻賣這個價。
“誤差是多少?”
“每日誤差範圍正負?0.2秒鐘。”
聞言瓦爾特的眉頭皺成了一團,他自言自語道:
“怎麼會這樣,完全沒有競爭優勢啊!”
他之所以會有這種疑惑,原因非常簡單,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他們認為石英手表更具競爭優勢——價格更低,更容易打進低檔市場。
現在朗格雖然在高端市場上站住了腳,但是在低端市場上,麵對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不僅有瑞士、西德、美國等國的品牌競爭,甚至就連東大的廉價手表,也開始大量進入市場。
所以,瓦爾特是希望靠著石英表占據低檔手表市場的,可是現在這個價格,那裡有一絲便宜的意思。
一旁的工程師,則解釋道:
“現在是很貴,但是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價格肯定會便宜下來,而且高科技從來都沒有便宜的!”
是的,之所以這麼貴不就是因為他是科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