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一個愛好和平的蘇聯,這難道不是勝利嗎?
原本隻是需要一個台階的赫魯曉夫,在聽到李毅安說出來的這句番話之後,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默默的沉思了一會兒,看著李毅安說道:
“好吧,為了世界和平,我們隻能這樣做出一些犧牲了。”
是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赫魯曉夫的內心是激動的,這絕對是妥妥的勝利啊!
在古巴的軍事冒險不僅讓美國人撤回了他們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導彈,而且還在政治上獲得了加分——全世界都會看到一個愛好和平的蘇聯。
這樣一來,美國人一直以來對蘇聯好戰,一心擴張的謠言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嗯,可以再強化一些。
想到這,赫魯曉夫立即動了回去修改錄音和信件的想法!
必須要讓全世界都看到為了和平是如何做出的巨大犧牲!
對!
必須要這麼乾。
那封給肯尼迪的信還需要再進行一些修改和潤色,必須要強調蘇聯為了和平做出的犧牲。
想到這兒,赫魯曉夫對李毅安抱歉到。
“李,我的朋友,現在局勢還非常緊張,我還需要去處理一些事情,真的非常抱歉,如果下一次,你來莫斯科的話,我一定會好好的接待你的。”
這個當然不是逐客令,而是大家都是肩負著使命的。
而且在心裡赫魯曉夫對李易安是充滿感激的,畢竟他的到來不僅化解了這場危機,而且還給了他和蘇聯一個台階。
這個台階並不僅僅隻是讓他們能夠避免在全世界的麵前對美國做出讓步,而且還讓蘇聯在政治上獲得了加分。現在哪怕就是軍中的強硬派,也覺得在這件事兒上蘇聯並沒有丟麵子!
也正因如此,赫魯曉夫看著李毅安的目光中,略帶著一絲感動,因為為了能夠儘快化解危機,他甚至搭乘者正在試飛的飛機過來。
這才是真正的老朋友啊!
現在,老朋友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現在我的使命也已經完成了,尼基塔,我期待著下一次在莫斯科和你的見麵。”
然後,兩個人就握手告彆了。
不過在返程的時候,李毅安並沒有乘坐“環球快車”,而是換上了隨後抵達的空軍1號。
雖然是南洋最優秀的“試飛員”,可有些事情嘗試一下也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天天在那裡冒風險。
在空軍1號從莫斯科機場起飛之後,俯視著被冰雪覆蓋的俄羅斯大地,李毅安自言自語道:
“好了,現在一切都結束了,你們兩個要是不好好的謝謝我,那可就真不夠朋友了。”
不對……應該是全世界都來感激我。
作為世界拯救者現在是什麼感覺?
對於完成拯救世界這一使命的李毅安來說,現在他隻有一種感覺——疲憊。
或許是因為太過疲憊的關係,整個人放鬆下來之後,很快,李毅安就在飛機上睡著了。
在飛機上睡覺的時候,他甚至錯過了危機的結束。
……
28日上午9時。
肯尼迪正式收到了赫魯曉夫發來確認撤除古巴導彈的信件。
整整一夜不曾入睡的肯尼迪,心中對於世界末日的擔憂終於安全落地了,他欣喜異常並當即回信,稱讚赫魯曉夫的決定是“具有政治家風度的決定”,同時肯定了南洋在事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毅安閣下的斡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負責大國的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此,這場持續13天的重大危機終於結束了,人類從毀滅的邊緣被拉了回來。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9日,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下達秘密命令:在六三年4月1日前撤回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的導彈。
當然外界對此事一無所知的,甚至就連撤回導彈也是以“維護”的名義,這當然是為了維護肯尼迪的硬漢形象。
一場引得全世界動蕩不安的危機終於得到化解。
這場危機誰是勝利者呢?
沒有人知道,似乎在這場危機之中,所有人都是大贏家。
肯尼迪因為他成功的挫敗了蘇聯人的企圖,這位原本不受美國人待見的公子哥,一下而成為了美國人眼中的英雄。
至於赫魯曉夫,也和另一個世界受到批評不同的是,他受到了普遍的稱讚,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政治上獲得的勝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次蘇聯有了一個台階!不至於“被逼無奈”做出讓步,在全世界看來,蘇聯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做出的讓步,甚至是犧牲。
政治上的勝利再加上沒有人需要為挫敗負責,所以,對於蘇聯來說,蘇聯依然是個大贏家,而赫魯曉夫自然也是贏家。
那麼南洋呢?
全世界都看到了南洋是如何把世界從毀滅的邊緣拉了回來。也正因如此,全世界也都體會到了南洋對兩個超級大國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本身就是南洋自身國力的一種體現。南洋當然也是這件事中的大贏家。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場古巴導彈危機,基本上沒有輸家!大家都是贏家!
儘管在這場危機之中沒有一個輸家,但是這場危機的性質並沒有發生改變。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危機都深深的改變了世界。
一邊是美國深刻意識到了蘇聯才是他們的生死大敵,然後他們之間從此成為了“不死不休”的敵人,在未來的二十幾年中,美國所有的政策就隻圍繞著一個核心——搞死蘇聯。而這也成為了未來幾十年裡美國曆任政府最關心的事情。
而另一方麵,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實力不及美國的蘇聯,立即開始了報複性的核力量擴充,甚至提出“要像生產香腸那樣生產導彈”,也就是核導彈。
蘇聯與美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真正全麵展開了,在此之前,壓根就沒有什麼軍備競賽。
但是一場古巴導彈危機直接改變了一切,蘇聯全力以赴造起了核武器以及其他的武器,到最後當他們在核武器數量上將美國遠遠的甩在身後的時候,卻又不得不麵對一個困境。
維護核武器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甚至高到不堪重負的地步。
這就是一場危機帶來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僅僅隻是美蘇兩國。
“真正影響的還是歐洲啊!”
置身於天堂島的沙灘上,感受著明媚的熱帶陽光,儘管事件已經結束了,但是李毅安還是忍不住思索著後危機時代世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