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生活水平應該遠遠超過歐洲人。”
摩根的判斷是正確的,無論是從人均收入上還是生活水平,南洋已經遠遠超過了歐洲。其實一直以來,南陽對於歐洲人的吸引力都在於穩定的局勢。以及良好的收入,當然還有物資供應的豐富。
在二戰剛結束的那幾年裡,不知道多少歐洲人為了麵包,為了牛奶遠離歐洲來到了南洋。
正是靠著是歐洲的智力資源,南洋才有了現在的騰飛,甚至不少歐洲的女人正是為了麵包遠嫁到南陽。
在離開了那戶人家之後,摩根說道:
“這裡似乎有很多歐洲人啊。”
“東寧的歐洲並不多,也就是十幾萬人而已,還是婆羅州本島的歐洲人多,有一百多萬歐裔。”
程錦綸的回答,讓摩根點了點頭,說道。
“這樣很好,至少在這裡歐洲人並不算是異類。”
哪怕就是摩根也擔心在這裡會遭到歧視,畢竟,在美國嘛,懂的都懂。
“摩根先生,接下來我們去什麼地方?”
“去東寧鋼鐵公司吧。”
摩根毫不猶豫的說道。
“那家鋼鐵公司可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啊。”
他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摩根家族本身就是美國鋼鐵公司以及多家鋼鐵公司的股東。
早期,南陽還會從美國進口大量的鋼鐵,而現在他們不僅實現了鋼鐵的自給自足,而且還返銷美國。
在西海岸和美國鋼鐵公司的產品形成了競爭,雖然這種競爭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未來誰知道呢?
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是達摩根提出要參觀東寧鋼鐵公司的時候,東寧鋼鐵公司的高層自然沒有拒絕,而且還熱情的接待了對方,並且向他們展示了東寧鋼鐵最先進的設備。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公司的7號高爐,他的有效爐容5600立方米,設計年產鐵水400萬噸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鍋爐,同樣也是最現代化的。采用公司設計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爐工藝技術以及高風溫頂燃式熱風爐、煤氣乾法除塵、水渣轉鼓、高精度噴煤、高效環境除塵等裝備……”
甚至都不需要特彆介紹,隻需要聽到那個年產400萬噸,就直接沉默了。
這一座高爐的產量甚至就超過了美國大多數鋼鐵廠的產量——美國鋼鐵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但它是由多家鋼鐵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任何一家工廠的產量能夠與這台高爐相比。
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什麼?
就是呈現在眼前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
在熱氣騰騰的軋鋼車間內,摩根看著眼前不斷湧出的鋼材,目光變得越發的凝重起來。
“高爐出鐵之後,鋼水會由鋼包爐送到氧氣頂吹轉爐那裡被冶煉成為鋼水,然後製成鋼坯,直接進入軋鋼車間,自動連軋機繼續對其進行加工,根據生產線的不同,製成各種鋼材,這個過程之中,鋼坯並不需要進行二次加熱,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料,自然也就降低了成本。”
著這位東寧鋼鐵公司經理的介紹,摩根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因為他非常清楚,和東寧鋼鐵公司相比,美國鋼鐵公司設備水平還停留在30年代,儘管很多工藝水平是50年代水平,但實際上主體卻是30年代水平。
而現在呈現在他眼前的這座鋼鐵公司卻是一座現代化的鋼鐵公司,他甚至就連他們的高爐也是由控製計算機控製的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但卻又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這家鋼鐵公司是戰後新建的,他們自然會采用全世界最先進的設備。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未來,美國鋼鐵公司也會進行設備更新的。”
在離開東寧鋼鐵公司返回酒店的路上,在摩根的心裡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他並不知道的是僅僅20多年之後,美國鋼鐵工業變成了昨日黃,他們實際上正在一點點的走向末路。
不過對於摩根來說,至少在現在他還是心存著種傳統觀念的,仍然相信工業是有一切的根本。
對於東寧的考察,摩根並沒有停留在走馬觀的階段,他不僅參觀了很多工廠,而且深入到了這個城市的方方麵麵。
不止一次到了那些居民區,在當地人的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了解這個城市不為人知的細節。
為什麼要參觀居民區,因為隻有透過普通人的生活,才能確定這裡未來的秩序。
而這裡顯然是極其適合生活,所有人都非常享受當下的生活,每一個人似乎都是非常幸福的,也正因如此,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回憶著過去幾天所目睹的南洋人的生活,感受著他們神情中的詳和與那種平靜,摩根自言自語道:
“這裡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
儘管從金融的角度來說,東寧並不是南洋的金融中心,但是摩根之所以選擇這裡,是有他自己的考慮,最核心的一個考慮就是……相比於南洋本島,這裡更安全一些,畢竟,如果真的發生大戰的話,蘇聯人肯定會重點關照本島。
至於東寧……這裡是外島,相對的更安全一些,畢竟,之所以來南洋投資,核心還是為了安全,為了避險。
凝視著大海,想到之前驚心動魄的危機,摩根不禁感慨道:
“活著……可真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