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舉辦的創作班,是“嗡嗡嗡”以後的初次組織作家培養學習。
距離上一次如此性質的第四屆文學講習所,已跨過22年。
江弦他們有機會來到這裡,還是李季提議:邊籌備,邊辦班,先辦個創作短訓班。
因此有了這個臨時的創作班,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考慮過,要將這個創作短訓班,恢複為正式建製的文學講習所。
“我支持江弦同誌的提議。”陳荒煤率先發表意見,“既然這個文學講習會已經排除萬難,井然有序的辦起來了,那還叫什麼創作班,不如就恢複為文學講習所。”
馮沐點了點頭,“我相信丁淩同誌也不會反對,時隔那麼多年,她也一定期望看到這一幕,改成文學講習所,也能激勵學員們的學習,我同意這個提議。”
“確實是一項好的提議,我認為是可以支持的。”曹禺滿臉笑容,還朝著江弦那邊多看了一眼。
沙汀暢快一笑,“哈哈哈,年輕人就是有膽魄。”
“同誌們,先聽我講一句。”
徐剛作為文講所的乾部,以及作協的領導,就要拿出相對謹慎的態度,“這個問題,今天我們隻能暫時擱置,文講所的事情,還需要經過中作協的開會討論,所以江弦同誌,今天我們不能給你拿出明確的答複。”
“我充分的理解。”江弦滿臉誠摯點頭。
即便如此,他一坐回座位,立馬贏得其餘學員們的讚許。
“江弦同誌,咱們這個創作班,如果真能改名的話,應該給你記頭功!”孔捷生把腦袋擠過來,滿臉興奮之色。
賈大山也欽佩他的這份膽識,“能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樣的提議,你很有勇氣!”
就連左側的駐校老師譚旭紅,都側過頭,讚許道:“文講會改作文學講習所,這是個好主意。”
江弦所說出的可不僅僅是很多學員們的心聲,也是他們很多駐校老師們的心聲。
文學講習所有兩項任務,一是青年作家們的培養學習,二是文學理論的研究,理論研究便是他們這些駐校老師們的任務。
茶話會繼續進行,江弦坐在座位上,一會兒往嘴裡塞塊小餅乾,豆香醇厚,不是太甜。
相處熟悉才發現,文講會還真沒他想的那麼不堪,絕對是人才濟濟。
這裡頭不止蔣子龍、賈大山這兩位作家已有名氣,還有譬如葉辛這樣的當紅作家,電視上天天都播央視根據他長篇改編的《蹉跎歲月》,滿大街流淌著這部電視的主題曲。
若論知名度,可比江弦都高出不少。
還有葉文玲、陳世旭這些同樣拿到全國優秀獎項的作家。
他舉目四顧,頓覺危機四伏。
把同學們想的太簡單了啊,不是誰都跟王安憶一樣是小白,還有很多學員都不容小覷。
茶話會的尾聲,陳清泉接過話茬:“同誌們,還有一件事情。
麻煩大家推選一下創作班的班乾部,咱們人不多,就選個支部書記和班長吧。”
支部書記,要從dang員裡選,dang員一共就幾個,學員們一番抉擇,最後選出賈大山和蔣子龍兩個候選人,板書畫正字唱票競選。
江弦走上台,堅定的在賈大山底下添一筆畫。
等他坐回座位,緘默的賈大山麵帶微笑,慢條斯理道:“伱要是我們縣的同誌,就會知道,這個書記我當不好。”
都說馮驥才和賈大山,一個是津門急才,一個是冀中慢功,馮驥才話多愛叨叨,一說就說個沒完,口若懸河,賈大山久不出聲,一旦開口,則必是經典。
江弦無所謂的擺擺手,“哪裡的話,大山同誌你比較沉穩,我們共同進步。”
最終獲選的,是相對活躍的蔣子龍,他麵帶微笑的致謝。
馬上又選舉班長,由學員們推舉候選人。
先是推舉了來自齊齊哈爾的張林。
他是列車長出身,做了十幾年,不苟言笑,腰板筆直,背著雙手,如在火車上巡察一般,威風凜凜。
“我認為江弦同誌也能勝任!”
孔捷生挑了個頭,這話馬上得來一大幫學員們的簇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