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又道:“不瞞你說,有一批布是我寫信給武七爺,壓著他高價買走的。”</P>
“你們當地織坊很多嗎?是農戶自己合組的還是士紳鄉紳開的?”沈小葉得問清楚,她現在隱約明白此前武七爺邀她來這邊的意思,並非處理什麼田產,大概是想借自己的名義,進大批量的布。</P>
譚知縣道:“都有,鄉紳無需我多費力氣,他們有自己的門路,隻要協調他們彆再私下壓農戶的價就行。</P>
索性這些人出身本地,收棉時壓價也不敢壓的太過。”</P>
他喝上一口鮮湯又道:“農戶能組成的合夥生意極其少,多是散戶,而且國朝初期太祖大力推廣種棉,並準以棉布折抵稅糧。</P>
肅寧的糧食收益不如棉布,自然棉田大盛。</P>
加之他們又非常能乾,之前布商們先提供織機後收銀子,使得不少家有了織機。</P>
如今他們的布也比從前織的更好,就是外邊的大商行不知道有這麼個地兒。</P>
當初武家的德潤布行,若能好好經營,不帶頭串聯彆的布商死命克扣,實是兩利的事。”</P>
他朋友冷哼:“你呀,淨是為他們操碎了心,身為堂堂縣尊應召到府城議事,還不忘給下邊農戶找貨主。</P>
你可知肅寧縉紳都把狀告到知府那裡去了,說你魚肉士紳。”</P>
“從來隻聞魚肉百姓,怎麼還有魚肉士紳的說辭?”林二牛聽的一愣。</P>
沈小葉示意他倒酒,定是知縣打壓當地豪紳,真給下邊的小民們辦實事,比方說扶持縣學、興修農戶的水利、清理小民冤獄等。</P>
這時,常老鏢頭舉杯說:“敬縣尊,為我等黔首張目。”</P>
沈小葉應合舉杯:“您是真乾實事的官。</P>
我明日到肅寧一觀,隻要布匹可買,絕對給出合理價位。”</P>
譚知縣欣然飲下,直與他們聊完一頓飯,言說明早派自己的長隨給他們引路,雙方也算儘興而歸。</P>
第二天大早,譚知縣的長隨就找來大車店,跟著沈小葉他們前往縣城,並且著重介紹了哪些村舍織布的散戶多。</P>
聽他說完,沈小葉就覺得分散織布的農戶,會逐漸被織坊取代,這是競爭力不足的原因。</P>
肅寧距離府城僅僅六十裡,當天下午晚些時候,他們就進入了縣城。</P>
彆說,這大街上的布店較之彆處多一些。</P>
巧得是經過一家布店時,她還看到了苗東家。</P>
對方沒想到她也來了,笑吟吟走出來招呼,大家都是來找布源的同行,抬頭不見低頭見。</P>
而且,說不定自己還要找沈家染布。</P>
沈小葉亦是同樣想法,誰都想進的貨價低賣價高。</P>
所以他們十分合諧的你來我往之後,相互告辭。</P>
但苗東家透露一個消息,武七爺手下一個掌櫃也在肅寧出現。</P>
沈小葉知道武家是不願放棄這邊的貨源地的,想必也和苗東家一樣,選擇從士紳手裡拿貨。</P>
隻是她沒想到,武家的消息也很靈通,幾乎在他們一行人被知縣的長隨安排住下後,她曾在通州打過交道的武管事,就登門拜訪。</P>
且一見麵就說:“七爺傳信說,他此時在京脫不開身,無法與您細說,但沈姑娘定然會過來這邊。</P>
果然,今天就看到您的車隊進城。</P>
沈姑娘,我們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P>
“自然能的。”相較來說,她對武七爺這一枝的人手是信任的。</P>
武管事直抒來意:“是這樣,去年大房的掌櫃在城南七八裡的河西村打傷人,致使那邊在建的織坊停工至今。</P>
我找了過不少當地富戶,希望可以合作起來,武家出錢不出麵,但最後都因分利而告吹。”</P>
“您或者德潤布行任何一位管事,去過傷者家裡道歉麼?”沈小葉隻問這個。</P>
武管事頷首,“有去,但因為有一位傷者的老母,事發當天聽說打起來時心急兒子跑去,結果失足掉進河裡沒救過來。</P>
那個村裡的人,是堅決不許我們的人進去吊唁,但這事兒真就是意外。</P>
而且河西村的人從我們倉房搶走一兩千匹他們收過錢布,後來少主都不讓追究的。”</P>
她心道,就你們給的價,是個人都得急,哪怕扣抵租賣織機的利息,也不能那麼低,“武管事,且不說打架衝突,這中間隔著人命呢。</P>
在你說的河西村,咱們不可能合作。”沈小葉斷然拒絕,這是個極講孝道的時代,且村裡宗族觀念強,作坊不論以誰的名義開起來,當事人都可能采取極端行為。</P>
而且人家搶回的布,也怪你們布行當初收的極低,不然也不會打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