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還未開始,但各種隨堂測驗,每天各科老師的諄諄教誨,每一次考試失利後的心中不甘,共同造就了那個盛夏!】
【在經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高考後,我們終究會走上屬於自己的道路,前路漫漫,請君慢行!】
《你不會以為“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真的很浪漫吧,那時候做題都得被累死!》
《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二年的苦讀就是在為了一場高考做準備!》
《假如高三沒有高考的話,我覺得真的挺浪漫的!》
《不一樣的高三學子,享受同樣的考試人生!》
《真懷念那時候因為睡覺被老師罰站,結果站成睡神,全校聞名的故事!》
《講道理,我是大學生我挺懷念高三生活的!》
《大學從來都不是什麼天堂,隻是一條比高三更難走的羊腸小徑,而伱的籌碼比你想象中更低。》
《是啊,如今的大學生遍地都是,含金量還不如二十年前的高中學曆!》
密密麻麻的彈幕出現之後,萬朝學子沸騰了。
這就是後世的教育製度?
看起來,似乎和他們的十年寒窗苦讀也差不多?
十二年寒窗苦讀!
嘖嘖,光是想想就讓無數人心生感慨了。
更何況在萬朝文人看來,這所謂的高考分明就與當今的科舉有些莫大關聯。
同樣都是一場能決定人生旅途的考試!
唯一讓萬朝文人不解的是,所謂大學生遍地都是,莫非……
大唐。
太宗李世民作為科舉製度的完善者,對於天幕上的信息也是頗為好奇。
但在看到最後一句彈幕的時候,李世民傻眼了。
知道後世才俊頗多,但也不至於誇張到這個程度吧!
十二年寒窗苦讀的字句,讓他意識到。
後世的文人學子們,應該也施行著與科舉製差不多的考試製度吧!
大學生滿地走,可不就相當於進士滿地走?
這些進士在他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怎麼會這般縱容浪費?
大宋。
太祖趙匡胤看著天幕上的最後一句彈幕留下了口水。
進士滿地走?
乖乖,這得是多少人才流失在外,假如能讓咱的大宋擁有這麼多大學生……
哎?
趙匡胤忽然回想起了一些天幕中曾出現過的內容,瞬間也呆滯住了。
等等,這就是那些所謂的脆皮大學生?
不對啊,十二年寒窗苦讀,就為了變成這樣孱弱的文生?
開玩笑呢!
趙匡胤怎麼都想不通,那群寒窗苦讀十二年的學子,怎麼就會突然走向了一個奇怪的畫風?
而此刻的汴京城內,無數大宋學子看著天幕上出現的畫麵一陣駭然。
後世的科舉製到底有多嚴苛?
十二年寒窗苦讀也就算了,在科舉前一年竟然還有舉行這麼多場考試?
鬼鬼,這什麼天考、周考、月考、半期考的名目,看著都讓人頭大更彆說親自經曆了。
大學生滿地走?
哪怕科舉得名最終成為了大學生,竟然也逃不過泯然眾人的結局!
霎時間。
萬朝文人齊齊渾身一震,與後世相比,咱們的科舉製度簡直也太幸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