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烏合之眾的至理名言!荀子:人性本惡!(2 / 2)

【到了第五天,已經有“囚犯”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直到第六天,在預定兩周期限尚未到達時,津巴多宣布:實驗,立即終止!】

看到這個令人窒息的結局,古人們無不震撼。

短短六天時間,就能讓一群品學兼優的學子完全喪失理智?

這個結果,要不是他們親眼看見,根本就不敢相信!

但是看到這裡他們還是不明白。

這些人明明知道一切都是假的,為何還會如此瘋狂地沉浸其中?

難道僅僅是換上一身皮,就能讓人徹底改變本性?

環境的力量當真如此強大,能在短短幾日之間就徹底扭曲一個人的心智?

所謂的規則和底線,在權力麵前,竟然真的脆弱得不堪一擊!

“堂堂斯文之士,怎地被權力迷了心智?”

“怪道古人常說:慎獨慎微。原來一個人的本性,當真經不起環境的考驗啊。”

“依我看,這實驗還不如不做!可憐了裡麵受到虐待的孩子們。”

“事不臨身,不知其真,看看就好。”

三國位麵。

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點頭。

果然,人一旦有了權利,便會用這些權利儘可能去為難彆人。

尤其還是孩子。

沒有嘗過權利的滋味。

有了這些特權,便會愈發肆無忌憚。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著實恐怖的很呐!

【這場令人震驚的實驗結束後,津巴多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直到多年後,他才在《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一書中,完整地闡述了這場實驗背後的深意。】

【任何人,即便是最善良的人,在特定的環境中都可能墮落。】

【這種墮落往往遵循著三個階段。】

【首先是去個性化,剝奪個人的原有身份。】

【就像實驗中用數字代替姓名,用製服取代個人裝扮。】

【其次是服從權威,在強大的體製麵前放棄獨立思考。】

【最後則是道德疏離,用“職責所在”來為自己的惡行開脫。】

春秋戰國位麵。

“非也,非也!”

看完之後,荀子冷笑著搖了搖頭。

這位津巴多教授所謂的路西法效應,未免太過膚淺。

什麼叫做好人變成惡魔?

分明就是人性本惡在特定環境下顯露出來罷了。

那些所謂的善良,不過是禮法約束下的偽裝。

這群“獄警”在獲得權力後的種種行徑,恰恰印證了人性本惡的道理。

他們哪裡是變壞了?

分明就是褪去了平日裡那層溫和的外衣,顯露出了本性罷了!

這些後世學者,總喜歡用好人變壞來解釋人性的轉變。

卻不知人生而有好利惡害之心,有疾貪欲惡之情,有耳目之欲。

若是任其自然,必將爭奪而亂!

人之本性,生而有貪欲。

若無禮法規範,人人必爭必亂。

這場實驗中,那些“獄警”一旦擺脫了平日的約束,立刻就顯露出殘暴的本性,這不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隻可惜,這些後世之人,竟然看不透這麼簡單的道理。

西漢位麵。

司馬遷放下毛筆,輕歎一聲。

如此結果,著實教人心寒。

但細細想來,也不無道理。

人本就善變。

更何況還有無上權力加持。

沒了約束,便會更加肆無忌憚。

如果將實驗中的“囚犯”和“獄警”交換,恐怕還是會有同樣的結果。

都是人內心最深處原有的劣根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