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在收購站年紀最小,眾人對他都很照顧。 張燕就偷偷囑咐他歇歇吧!彆整天出去了,就不知道偷回懶。 楊明樂嗬一笑,感謝了她的好意,可每天還是早出晚歸去收廢鐵。 他的磁鐵也升級了,把幾塊磁鐵捆在一起,使得打撈大塊廢鐵也不怎麼費力就能撈出來。 有人見他在河裡撈廢鐵,就問他乾什麼,他說是收購站的,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打撈出來賣給他,每公斤一毛錢。 其實收購站給他的收購價是有浮動的,現在每公斤已經漲到三毛了,但普通人卻享受不到這個價格,去收購點賣也就是一毛錢左右。 然後就有人學他,用磁鐵在河裡撈廢鐵。他出來也會帶杆秤,自己打撈,還收彆人打撈出來的。 漸漸的隊伍就擴大了,最多時有七八個人跟著他一起打撈。 這時候人都淳樸,見他是收購站正式職工,收購價和收購點又差不多,大家都很信任他,覺得每天打撈廢鐵賺一兩塊錢是個好營生。 人心不足蛇吞象,隊伍裡有個小子哥哥是銅加工廠的,有天他拿來兩塊銅,問楊明收不收? 楊明看是兩大塊銅塊,疑惑怎麼看起來那麼明亮?問他怎麼來的?這小子是個機靈鬼,說你彆問,問了就是家裡原就有的,要是收的話,給十塊錢就行。 楊明陷入了思想鬥爭,十塊錢轉手就能賺十塊,但…… 最後他拒絕了,這東西來路不正,收了有後患,他忍住欲望說不要。 果不其然,過了幾天就有人說那小子被公安抓了,說是他哥哥盜竊國家財產,他幫助銷贓獲罪。 楊明心有餘悸感慨,幸好前世是學法律的,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時代還是老老實實做人的好。 這一年沒什麼好說的,楊明就這樣每天打撈廢鐵,收彆人打撈出來的廢鐵,算算賬賺了六千多塊錢,這在當下絕對是筆巨款。 至於為何各條河溝裡都有廢鐵,他估計是動亂年間遺留下來的多,從打撈出來的那些鏽跡斑斑刀槍劍戟,頭盔鐵鏈來看,他覺得自己推斷是成立的。 楊建軍拿著錢手都哆嗦了,看著兒子說道:“加上……加上你給我的那兩千,咱……咱有八千塊錢整錢了,咱倆工資我也存了二百,這……這麼多錢敢存銀行嗎?”。 楊明琢磨一會兒說:“既然怕露富,咱們就不存銀行了,這幾天天氣冷,河裡上凍了,我準備停了,趁沒什麼事兒,我去尋摸一套院子,您覺得怎麼樣?” “院子?”楊建軍沉思良久,“正經一進院估計得五六千,倒是夠用了,但……院子現在國家能給辦房票嗎?” 楊明:“給辦過戶,我聽說了,現今不少有海外關係的都想出去,那些都是有身份的人,住的大多都是各種宅院,這是個機會,咱倆住這裡太狹窄了,裡屋都沒地方下腳了”。 “那……你去尋尋看,真有合適的……咱就買。”楊建軍下了決心。轉頭又看著兒子說:“後天星期天,你拿上工業券,去買輛自行車吧!鄰居家都買了,就咱們家……還沒有。” 楊明歎口氣:“其實,我覺得坐公交也不錯,單位給辦的月票,騎車……路遠。” “騎不騎車上班另說,但……咱家還是要買一輛。”楊建軍語氣很堅決。 楊明看看老爸,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肯定是又有鄰居閒話了。 這些鄰居也真是的,楊家是窮,但你們也不富裕呀,窮人何苦挖苦窮人呢! “明天我就去商店買零件,咱攢一輛出來,鋼鐵廠大門口商店零件全,都買回來自己組裝一輛,能省百十塊錢。”楊明說道。 楊建軍擔心組裝出來公安不給砸鋼印,楊明告訴他買零件都開發票,隻要是正規商店出的發票,砸鋼印沒問題。 自行車現在還算大件緊俏商品,去商店購買就是有工業券也不保證能買到名牌自行車。 至於組裝,他是不會的,主要是車輪,裝不好容易歪,就是跑起來車輪不圓,會變形。 但他知道西城胡同裡有個修理自行車的人會,代價是兩塊錢一包煙,他收廢品時和那人聊過。 買零件很順利,鋼鐵廠是個超級大廠,商店裡麵很多商品都是特供品,非本廠職工不賣,自行車零件不在其列,楊明按照整車零件全部買了下來。 蹬著三輪把零件送到西城那個修理自行車攤位,卸下來後他又把三輪送回收購站,和王東方打了個招呼,先一步回到西城。 組裝好後,楊明騎著試了試,覺得這二八大杠太笨重,要不是為滿足老爸願望,他真心不想要。 付了兩塊錢一包煙,他騎著車子回到家裡。剛到院門口,田紅梅就看見了,立刻大聲吆喝:“石頭,買新車了?啥牌子的?” 楊明嗬嗬一笑道“永久,這不過了年就十七了,給自己買個生日禮物。” “真好,這下咱們院裡每家都有自行車了,再不怕人說……”還沒說完,就被出來的劉長有打斷道“嘿,該做飯了,趕緊回屋餾饅頭去”。 田紅梅表情怔了一下,笑道:“可不,都快六點了,該做飯了”。 劉長有圍著車子轉了一圈,誇獎了幾句也回去了。楊明把車子停好,剛進屋,楊建軍就說:“推屋裡吧!外麵停著不保險。” “屋裡有地方嗎!放外屋怎麼做飯,不就一輛自行車嗎,還把它當成寶貝不成”看老爸皺眉不語,趕緊又說:“好了,睡覺時推進屋,這總行了吧!” 夜裡睡覺時,楊明在老爸注視下,無可奈何把車子推進屋裡。 躺下後心裡想這些同院鄰居反應,對麵劉家還算正常,那幾家語氣裡有不屑的,有酸溜溜的,不一而足。 管他們呢,反正打算搬出去住,理他們乾啥,沒見作者連他們名字都沒說嗎,證明以後這些沒名字鄰居不會有下文的。 楊明想買院子,一個是住的確實太狹窄,另一個是受前世影響,知道四合院會升值到一個天價水平。 但現實卻是獨立的好四合院南城很少,這片區域以前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窮人,院子雜亂居多,想買正規四合院不容易。 楊明爺倆和彆人又不怎麼來往,沒有熟人幫忙,所以打聽起來頗費了一番功夫。 西城,東城都有四合院出售,但大多不合適,不是院子大他們買不起,就是產權不清晰,買了以後過不了戶。 楊明經過多方打聽,最後在琉璃廠附近看到一套院子還湊合。 院子不大,是個三和院。倒坐,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然後就是一堵牆和鄰居隔開,想來是一座院子隔了兩處。正房三間麵積三十多平,廂房每間七八平。 房主開口要五千,楊明還價三千,來回幾輪討價還價後,最終四千搞定。 交了定金,房主寫好收據,約定一個小時後去房管所過戶。 楊明趕緊回家拿上戶口簿,給老爸簡單說了一下具體情況,就急忙騎車來到房管所。 房主已經到了,填了張表,按了幾個手印,交了五塊錢手續費,這套三合院成了他名下資產了。 本來他打算把房子落到老爸楊建軍名下,但楊建軍不同意,表示他已經虛歲十八了,該有自己房產了,自己身有殘疾,落自己名下不合適。 楊明無奈隻好落自己名下,成為一名京城房主。 楊建軍過來看了一番後,覺得四千貴了,但他沒說,兒子獨立辦成這件事情不容易,他不好打擊兒子積極性。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